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肇东农村资源管理不再是“糊涂账”
http://suihua.dbw.cn   2007-03-28 10:14:47

  东北网绥化3月28日电“前些年,我们村里的账目管理混乱不说,承包鱼池和机动地发包大伙谁也说不清,现在是大伙定价,公开竞价发包,当场招标,当场兑现承包费,我们心里亮堂多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是本‘糊涂账’了。”肇东市涝洲镇安业村的村民议事会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起资源管理的事滔滔不绝,言语中给人感受最深的是农民对集体资源管理正在向规范化、法制化、公开化一步步迈进。

  近年来,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不完善已经成为农民关注的热门话题。为此,这个市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强化监管措施,确保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安全有效。

  财务统管,分级负责。针对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个市加强对各项资金支出和使用的监管,重点推行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制、村级管理费包干制、村干部工资定额制、村级财务预算审批制,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村级腐败现象的发生。从2003年开始,这个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就将财务会计业务书面委托给乡镇农经管理中心,在保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农经管理中心按照规定的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村会计每月到乡镇农经管理中心集体办公一次,接受乡镇农经管理中心定期审核,切实解决村级开支不合理、“白条抵库”等问题。同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每年初将全年管理费包干到村,超支不补、结余留用。仅此一项,全市每年节约开支300多万元。通过“村财民理乡管”,前移了村级财务监管的触角,有效地防止了“有钱随便花,无钱借着花”的现象。仅2005年,全市在预算审批中取消了村一级超过支付能力的建设项目15个,涉及金额800多万元,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普遍对资金统管表示满意,他们说:“现在是村里花钱不管钱,乡里管钱不花钱,农民享有支配权。”

  资源联管,农民唱主角。针对群众反映资源发包不合理的问题,这个市逐步探索出了村级资源联管机制,就是明确市、乡、村三级资源管理职责。村级资源发包和资产变卖必须由村民代表议事会讨论通过。市、乡两级主管部门对资源管理实施全程监督和指导。按照公开、公正、合理的原则,资源承包一律实行竞价发包。通过资源联管,全程监督,避免了发包合同不规范、发包程序不透明和弄虚作假、以资谋私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对资源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实行网络化管理。凡是资源发生变更的,统一由各村负责建档,市、乡分别录入微机,做到三级共管。全市现有的30万亩机动地,150万亩草原,20万亩水面,40万亩荒地,158万株集体所有林木所处的方位、产权、变更、收益等情况都逐项登记造册,便于随时查询。几年来,全市1.3万亩机动地、10万亩水面、30万亩草原全部实行公开竞价发包,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化解了仗权发包、暗箱操作和由此引发的上访告状等问题。

  3年来,这个市村级处置各类资产1058项,调整发包各类土地山林等资源4000多亩,免收农业税和特产税9300万元,发放粮食、良种和农机具购置补贴1.37亿元,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222项,由于公开到位,得到了农民的认可。

 
作者: 李宏 车彦旭 苗潆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