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文体新闻 正文
种粮大户念活“科技经”
http://suihua.dbw.cn   2007-03-22 13:31:17

  东北网绥化3月22日电走进兰西县红光乡产粮大王刘志青的庄稼院,垛垛玉米棒,黄灿灿直刺人眼;3间铁皮盖砖房显得很亮堂,走进屋里,一眼就会看见一个大红的奖状挂在东墙醒目的位置上,这是令刘志青引以自豪的事。

  刘志青红光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去年种植玉米60亩,平均亩产达到820公斤。

  刘志青高产大王的名号很响,在红光乡一提起他,没有不知道的。在全县虽然有耕地200多万亩,但就玉米种植而言,平均亩产800公斤也是比较少见的。

  “土、肥、种、水四个基本要素优化组合,哪个环节跟不上都不成。”刘志青讲起玉米高产的高招井井有条。改善土壤环境,充分利用大型农机具是他持续高产的关键,刘志青说:“我的地耕深都在20公分左右,土质疏松,通透性好,一般地比不了,大型农机帮了我很大的忙。”

  给土地上肥料也是刘志青的拿手好戏。2002年,红光村玉米产量都不高,找不到原因。于是,他把土样拿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测,原来缺少钾肥,是化肥施用过量引起的。转年,他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增加了农家肥,产量一下增加了150多公斤。这下他尝到了甜头,每年都把土样拿到省里和县里检验,缺啥就补啥。

  水很重要。刘志青至今没有忘记2000年那场旱灾造成的惨象。那年全乡降水量仅为160毫米,比正常年份少了200多毫米,结果全乡玉米平均亩产只有300公斤,比好年景少了近500公斤。后来,他打了股份井,解决了耕地用水问题。

  目前,刘志青的玉米高产经,已经在农民中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 王延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