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农民唱主角
http://suihua.dbw.cn   2007-01-30 09:36:09

  ———北林区新农村建设侧记

  “我叫佟海青,是腰房村的一位普通农民,我谈谈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点看法和建议,建设新农村是一件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大好事,但仅依靠政府的投资和扶持是不够的,参与新农村建设是每个农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要努力发展马铃薯深加工,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展好生产,共同建设新农村。”

  1月18日,在北林区东富乡新农村建设中心户座谈会上,佟海青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如何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关键。

  永安满族镇厢黄五村注重征求群众意见,对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件事都在大会上提交给广大村民反复讨论,最后集中群众意见形成决议,每一件事只有群众代表通过率达到80%以上才能实施,在村里财务工作中,建立村民财务监督小组,村领导班子成员花的每一分钱,必须有财务预算监督小组成员签字才能报销。新农村建设中,修路、上沙石没有收村民一分钱,村民还自发组织起来修路肩。

  秦家镇西口子村,起初没有被列入该镇的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但这个村的领导干部积极争取,不等不靠,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对上争取,而秦家镇的领导班子更没有“嫌贫爱富”把示范村放到基础好的村,而是选择了基础条件较差,但农民建设新农村、改变落后面貌积极性高、干部干劲大的西口子村,现在全村群众都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自发地投入到村屯环境整治工作中,拆除自家影响环境卫生的柴草和杂物,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农村建设。如今,西口子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硬质化道路与秦三、哈黑、哈伊公路相连通,路两旁栽花种树。路通了,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

  在新农村建设中,这个区21个乡镇成立了320支助农服务队,帮助农民发展生产。

  东津镇红光村阚喜忠家仔猪突然发病,助民服务队的养殖专家刘春龙及时赶到,帮助老阚查找原因。刘春龙不仅是助民服务队的成员,他本身还是村党支部书记、养猪大户。刘春龙只是北林区农村干部给农户做示范、带领农户干的一个缩影,像他这样的干部,北林区就有340人。兴福乡聚宝村村委会主任张德山带领村民成立了兴聚繁种联合体,在他带领下,已有217户农户加入了繁育大豆良种联合体,农户平均亩增产10%,亩降低成本20元,张德山成为带民致富的“领头羊”。

  建设新农村决不是盖新房,刷新墙,更重要的是更新农民的观念,提高农民的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农民素质提高了,建设新农村的本领和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北林区立足实际,搞好农民培训,利用“科普之冬”、“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形式,为农户“洗脑”,采取“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形式,分期、分批对农户骨干和农村干部进行培训,今年全区首批培训农户1600多人,全年将完成14万人的培训,使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

 
作者: 张君实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