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科教新闻 正文
众口一声话和谐
http://suihua.dbw.cn   2007-01-10 10:18:58

  ———市第二次党代会第四代表团(庆安)讨论侧记

  9日上午,市第二次党代会第一次全体代表会议上,胡世英同志所作的第一届市委工作报告令与会代表群情振奋。下午1时未到,第四代表团的代表们便带着兴奋的心情和庄严的使命感,早早聚集在市党政办公中心A700会议室,围绕胡世英同志的报告进行了认真而热烈地讨论。代表们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对报告给予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从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直言不讳制约绥化发展的瓶颈和症结,面对未来五年绥化发展出良方、献良策。

  代表们一致认为,胡世英同志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六年来工作成绩,客观充分地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机遇和存在的问题,科学准确地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措施。报告高瞻远瞩,集中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实现绥化跨越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谈到绥化未来五年的发展,代表们异口同声地提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刘占生代表说,和谐社会必须以高度的物质文明为根基。在绥化这样欠发达地区,首先要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胡世英同志的报告为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市找到了走向发达的根本出路,那就是利用农业优势,谋求农业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子。第一届党代会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走农业产业化、农区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子,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今天,这一思路在报告中再度贯穿到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之中。这进一步表明,我们的决策者已经充分认清绥化实际情况,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带领全市人民向建设“两城四地”,全面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大步前进。

  李淑珍代表说,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步骤之一。近几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纳入党政行为,作为新农村建设亮点工程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来抓,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全市建设通乡通村公路达3148公里,其中白色路面占95%以上。在未来五年里,交通部门要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把平坦的道路实实在在地修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曹宝林代表说,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具体体现在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到应有的待遇。为了让更多孩子学得一技之长,增强生存本领,我市整合了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成立了绥化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这种资源整合使我们一些实力较弱的学校可以资源共享,争取到国家级的项目和资金,获取优惠的政策和教育投资,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美好的发展前景。希望我市在文化、卫生等方面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机制,加快和谐绥化建设进程,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代表们还就市纪委工作报告进行了讨论。

 
作者: 滕岩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