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正文
非公有制经济“唱主角” 
http://suihua.dbw.cn   2006-12-28 08:58:28
图为绥化市中央商城手机大卖场一派繁忙的景象。 

  ———喜迎党代会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专题报道之七

  在我市经济的百花园里,非公有制经济正在灿烂绽放。

  近5年,我市通过推进全民创业工程,创造和谐发展环境,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发展、大发展、科学发展,实现了总量扩张。

  据统计,2002年,我市非公有制企业为10.8万户,实现增加值118亿元,占全市GDP的36.8%;今年,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15.3万户,实现增加值177.6亿元,占全市GDP的45.2%。非公有制企业年均实缴税金为3~5亿元。年均增幅为7%~13%,税金总额年均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6%~26%,每年净增就业岗位1.3万个,从业人员已达到33.6万多人。

  (一)

  黑龙江北方粮豆集团10年前是坐落在北林区兴福乡的一个体粮食收购点。企业经过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演变,规模效益成倍增加,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3家优质大米加工厂、6家粮食收购企业,在市区开设饭店、名酒专卖店和饮用水供给店等非公有制集团公司,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在其引带下,兴福乡粮食收购企业发展到30多家。

  像黑龙江北方粮豆集团一样,我市涌现出一批由小到大,呈规模扩张的有较强牵动力的骨干企业。肇东昌五成福、宋站绿洲、庆安鑫利达米业、海伦东源制油、兰西朝阳麻纺等企业,当年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有的还是农村的小作坊,而今已成为区域性的龙头或骨干企业,诸如这类企业我市已达到150多家。

  庆安县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已形成了米业、药业、酒业、木业、建材业五大支柱产业。米业企业已经发展到204户,其中,年加工水稻在5万吨以上的企业19户、加工水稻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5户;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药品生产企业6户,2户药品经销企业也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范畴;此外,酒业、木业、建材业的整体规模不断扩张,分别发展到14户、83户、43户。

  (二)

  产品要抢占市场滩头,就要加大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靠此赢得高额市场回报。

  过去的5年,我市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实现了由低层次向科技创新的跃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

  据统计,我市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238户。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星火计划技术创新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3户、3户、7户。非公有制企业中有12种、5种产品分获国家优质产品奖、省级名牌产品,45种、42种产品分别填补国家、省内空白;获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各为1个、18个。这些企业不但是当地的创税骨干,而且也是我市科技和产品创新的领头雁。

  北林区的黑龙江佳地公司2000年成立后,注重科技创新,拥有了两个全国唯一,一个是全国保健品行业唯一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大豆皂甙的提取、生产与加工;另一个是中国唯一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在纯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的国家专利技术。企业生产的“地赐康”牌大豆皂甙冲剂销至20多个省市区,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设有专卖店。

  (三)

  绥棱县兴奇木业是一个外向型企业。企业生产化妆品用具手柄、油画笔杆等20多个规格圆木棒,成为国内同行业最大生产企业,领军进入国际市场,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企业资产由创业初的几百万滚动成如今的1200多万元。

  我市的非公有制企业,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开拓外埠市场的能力正在增强。截至目前,全市外向型企业已发展到263户,其中出口创汇企业29户。

  青冈县以50万吨玉米综合加工为代表的玉米产业化项目顺利投产和1万吨总溶剂、5万吨谷氨酸为代表的玉米产业化项目开工,使龙凤玉米成为亚洲单产处理玉米最大企业。3年累计创汇1943.81万元,成为全市第二大创汇企业。

  (四)

  依托资源、区位优势,我市的一些地方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海伦市乐业乡淀粉加工作坊已发展到124个,精淀粉加工厂15户,全乡共有1300多人从事马铃薯淀粉加工;安达市任民镇从事杨木旋切单板加工的家庭小工厂已达到42户,年加工杨木量7万立方米;望奎县厢白满族乡的草柳编织企业现有13户,同时还带动了卫星、先锋、莲花等乡镇草柳编织规模发展。

  兰西,中国亚麻之乡。这个县的亚麻加工业实现了集群扩张,中小型企业达到了300多户。企业自主研发的6大类150多个亚麻产品品种,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另外,以家庭为单位的亚麻制品编织作坊已达千家,形成了万名织女绣麻城的美好画卷。这个县已经成为国内名副其实的亚麻编织业的“龙头老大”。

  (五)

  我市的肇东、安达等地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打造园区经济,吸引全民创业,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入驻,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

  今年,我市在市本级经济开发西南侧又辟建了中小企业园,现在园区已经有塑钢门窗加工等项目入驻。通过5年的建设,入区企业将达到50户以上,周边配套小型加工企业达到300家到500家,逐步成为滨北地区的木材加工和新兴建材集散地。

  明水县规划建设了“两园一区”。三精医药工业园现有4户生产企业、4户流通企业入园;格林食品工业园入园生产企业1户、流通企业2户;双合中小企业经济开发区有35户企业,今年又有日月鑫公司等5户企业落户园区。

  望奎县在城西辟建项目开发区,引来河北天露集团投资5000万元启动了原停产多年的县糖厂;引来5.5亿元资金正在建设国能生物发电项目。

  (六)

  我市在发展非公有制商贸流通业上,让超市、连锁、物流、专卖等为代表的新型业态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

  据统计,我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企业已达800多个,有一定规模超市15家、小型超市500多家。以市区华辰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连锁经营企业已经达35家,连锁加盟店300多个。除此之外,省内外大型连锁企业网点也延伸到我市,尤其餐饮连锁发展势头强劲,肯德基、加洲牛肉面等国际知名连锁企业先后落户我市。

  配送、租赁、特许、代理等经营方式在我市逐步普及,以绥化长安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以海伦、庆安大豆期货贸易为主的电子商务正在起步,购物中心、折扣店等其他新兴业态异军突起,拍卖行、电视购物直销店、网络商品销售店以及典当行等相继出现。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的活力竟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非公有制经济已在我市经济发展中担当起“主角”。

 
作者: 刘斌 王海波 张树林 梁寿德 肖晓宁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