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正文
运用“蜂群”模式 发展“集群”经济
http://suihua.dbw.cn   2006-12-07 08:40:16

  兰西 亚麻 尽显 强势

  兰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省十弱县。近年来,该县通过运用“蜂群”模式、发展“集群”经济,走小规模大群体亚麻产业发展之路,使昔日“亚麻之乡”又现风采、今朝“亚麻之城”迅速崛起,亚麻真正的在兰西尽显强势。

  2002年前,兰西亚麻产业发展陷入低谷:县内仅有的十几户亚麻企业几乎全部停产,上缴税金只有几十万元,亚麻种植面积锐减到万亩以内,主导产业处于崩溃边缘。

  运用“蜂群”模式、发展“集群”经济,使兰西亚麻产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短短4年间,亚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兰西大地上遍地开花,目前,全县各类亚麻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300多家,平均每7天就有一家亚麻企业上马注册。

  兰西的亚麻加工企业,有作坊式加工,也有工厂化生产;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编织,也有现代化和自动化的机械生产。全县年亚麻原茎年加工能力达到7万吨,纺纱4.3万锭,织布2300万米,编织630万套(件),产品也由原来的4大类20多个品种发展到6大类70多个品种。亚麻产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城乡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全县亚麻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31.5%,牵动电力、旅游等相关产业增收5000多万元,域内外年种植亚麻面积达到30万亩。

  兰西已成为全省亚麻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在兰西镇发展村徐铁匠屯,12家农民开办的“炕头亚麻编织小工厂”,有120多名妇女在编织亚麻汽车坐垫。目前,全县亚麻编织专业村屯达到了52个,分散编织户近5000户、1万余人。据介绍,该县已有6万人成了直接从事亚麻产品加工的产业工人。兰亚亚麻制品有限公司,是由下岗职工于长富创办的。他从小作坊起步,乘着县里发展“集群”经济的东风,在短短几年企业实现了跨越发展,一跃成为全县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亚麻汽车坐垫现代编织企业,投资规模达到1200万元,年加工能力20万套,安置就业860人,年人均增收6300元。

  运用“蜂群”模式,壮大“蜂王”是关键。目前,兰西龙头企业三和亚纺公司和朝阳亚纺公司的生产规模由原来的5000锭扩张到1.6万锭。另外恒兴5000锭纺纱、朝阳500万米漂布、绿地集团25万套编织汽车坐垫等龙头企业,正在形成集群式发展,实现亚麻产业的规模扩张。

  “蜂种”犹如品牌。

  有了知名品牌,“蜂群”模式才能快速发展。兰西不仅是“中国亚麻之乡”,又是“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和“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同时,又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兰西亚麻原产地”、“兰西亚麻绿色用品”两个专用标志。“兰亚”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今年,又成立了黑龙江省总商会亚麻纺编行业商会,相继有13家亚麻编织企业的产品被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评为知名品牌,同时,在第二届中国(兰西)亚麻节上,组委会还向荣获“亚麻产品销售十大能手”称号的经销商颁了奖。

  知名品牌,是“蜂群”经济的市场通行证。兰西人靠它攻城略地,勇立潮头。

  “蜂巢”,就像市场。该县通过市场实行营销牵动,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在市场建设上,他们大手笔运作,使兰西发展亚麻产业,在构筑市场上渐入佳境。今年3月20日,投资4000余万元、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的“中国亚麻市场”建设项目在兰西奠基,并将于今年12月8日的第三届全国亚麻汽车坐垫订货会暨2006年全国汽车用品(兰西)洽谈会上正式交付使用,兰西这个集信息发布、产品展销、现货交易、仓储配送、项目洽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亚麻专业大市场将精彩亮相。新疆天一、云南正通、哈尔滨农夫麻业、齐齐哈尔天龙纺织等一些国内知名亚麻企业的产品也将在兰西集散。与此同时,该县已经成功并升级举办了两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和两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吸引了众多客商,亚麻产品交易额达23亿元,“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凸显。此外,他们还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设立了兰西亚麻绿色用品展示中心,国内地级以上城市都有直属经销商,分销商遍布全国县以上城市。“中国亚麻城网站”的点击次数在不断增加。

  民众是发展“集群”经济的主体。 “蜂蜜”就是最终的收益。为让发展产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齐集聚。该县各部门充分释放发展潜能,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投资环境。4年来,全县民间资本投资达到6个亿以上,民众直接收益超过2.3亿元。

  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对接牵手,使兰西的亚麻“集群”经济如日中天,真正地让亚麻成为了该县强县富民的黄金产业。

 
作者: 王延安 赵庆 李伟建    来源: 东北网绥化站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