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先源乡创新发展思路纪实
走进安达市先源乡,广袤草原上一排排现代化牛舍,一座座整齐厂房,让人感受到一股农区少有的工业气息,新一轮项目经济浪潮风帆正举,波澜壮阔的产业结构变迁正在先源乡涌动。
理念在博弈中赢得先机
先源乡有近百年饲养奶牛的历史,是国家重点培育的“中国黑白花”优良奶牛繁育基地。这里有37万亩优质草场,特产羊草粗蛋白含量世界闻名。
2001年,以闫斌为首的新一届乡党委班子组成,他们开始了治穷治弱的艰苦探索和实践。经过深入思考,他果断地提出了打破传统饲养理念,走现代化饲养之路,搞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提升奶牛产业水平,提高效益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2002年,先源乡党政一班人开始在集约化、规模化饲养奶牛上动开了脑筋,大力发展奶牛产业的做法得到了农民的热烈响应。经过两年的奋战,一个占地37万平方米的奶牛标准化饲养示范区建成,乡内外60多家养牛大户投资3000万元喜迁新区,饲养奶牛2000头。
有了这个小区,先源乡以其突出的产业规模优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的目光。2004年,有162家乳品和畜牧加工企业客商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洽谈经营,商讨合作。先源奶产业的大旗更加夺目,安达这座牛城也因此更“牛”了。
探寻下游高歌挺进制造业
产业链条的简单延伸和扩张,不可能带来高效益和高附加值,制造领域是产业链条扩张的必然发展方向。先源乡结合实际,明确了走招商引资、上大项目、建大企业的产业发展思路。
2002年,浙江百强企业杭州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与先源乡达成投资协议:改造先源乡原有的龙福乳业公司,建设奶源生产基地。经过3年的洽谈、考察、磨合,去年7月份,合资组建的黑龙江贝因美乳业公司成立。杭州贝因美总部一期投资6000万元,设计年生产婴童乳品一万吨,计划年创税1500万元。一个月后,企业正式投入生产,在不到一个季度的时间里上缴税金200多万元。
今年,贝因美公司又与安达市签订协议。贝因美的这些举措,拉动了先源乡奶牛产业的发展,为先源乡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有了好的开端后,先源乡的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深入。最近,他们又从哈尔滨引来了劳利乳品机械加工项目,为黑龙江贝因美乳业公司和红星乳业集团等乳品加工厂家提供配套服务。这些项目投资均在1000万元以上。
先源乡的奶产业由原字号生产步入“深加工制造”层次,先源乡正由牧业乡镇向工业乡镇高歌猛进。
快速跨越发展张力尽显
短短几年时间,一个跨越发展的新先源展现在世人面前。
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精放式饲养,牛产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业链条拉长,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全乡饲养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存栏达16166头,户均6.6头,人均1.6头,居全省前列,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奶牛发展的样板。乡镇经济多元并进,由牧业唱“独角戏”演变成加工、制造多元产业唱“大戏”。各种相关产业配套跟进,产业支撑能力和带动作用增强,整体实力迅速攀升。去年,全乡GDP达4.08亿元,财政收入达10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861元,各项指标均居绥化市前列。今年前三个季度,先源乡完成税收1000多万元,财政收入有望实现4000万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先源乡正用创新思维去诠释、去实践、去探索,相信他们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会走得更远、更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