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http://suihua.dbw.cn   2006-11-23 10:36:32

  ———兰西县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新农村建设如一缕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兰西大地。如今,兰西县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振奋人心。

  穷村“靓起来”

  贫困县最“难看”的地方就是贫困村,看那里农民的生活状态,时光好像比别的地方慢了许多。这里进行新农村建设难度大。是给贫困的农民带实惠,还是急着树形象出政绩,兰西县领导班子选择了前者。

  康荣乡荣岗村许家窝卜屯距县城10公里,交通不便,一到雨季,村民生产、看病,孩子上学都出不了村。看电视还得看邻县的台。今年,这个屯正在安装有线电视、接自来水、修水泥路和红砖路。村民高兴了,自己家种的瓜菜可以运出去了,告别了含氟高的地表水,可以从电视中获取信息了。

  笔者从县农业部门了解到,兰西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重点解决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少搞锦上添花,多些雪中送炭。

  夯实基础攒后劲

  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兰西县重点实施了“三化、两建、一转”工程。

  推进农业科技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稻大中棚育苗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2项,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30万亩,水稻大中棚育苗面积达到80%;新增各类农机具580台(套),全县农用机械保有量达到4.5万台(套),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5.7%。

  推进农业产业化,扩大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推进农业特色化,扩大绿色优质玉米种植面积,发展以大鹅、亚麻、瓜菜为重点的特色种养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抗旱保春种为重点,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310万元,维修干支渠25条,新打抗旱大小机电井600眼,购置水泵1300台(套);启动了土地整理项目两个。加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以粮食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到34家。

  发展劳务经济,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累计达到3.6万人,上半年实现转移收入1.8亿元,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由“要我干”到“我要干”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兰西县的乡村干部经常提起这句话,它形象地概括了兰西人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和态度。

  在有政策没资金的情况下,兰西县没有在原地等、靠、要,而是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实现了群众由“要我干”到“我要干”,由“逼着干”到“争着干”的转变,激发了群众自己动手改变落后面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平山镇复兴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推进村后,按规划村里要拆除一些障子、仓房。为了解决拆迁户建房困难,村党支部书记找亲属和朋友,为农户筹集旧砖和木料,还帮助拆迁户贷款,为农户解决了实际困难,群众的气顺了,很快就把工作完成了。那时正值春耕大忙季节,村党支部书记家的地是全村最后一个种完的。为了帮助村民缓解旱情,他无偿让出自家的养鱼池,供村民灌溉,把自家的水泵和柴油机借给村民使用。

  今年,兰西县进一步完善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推进了“麻、牧、林”三大主导产业,全县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绿色无公害面积实现了全覆盖;以畜产品加工企业和民猪等企业为龙头,黄牛、民猪、大鹅分别发展到28万头、51万头和480万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全县累计投入1.2亿元,完成农田水利工程187项,新建工程90项,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 王延安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