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加快农村发展,就必须活跃农产品市场。对此,望奎县不断加大财政资金倾斜力度,在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档次的同时,以建设市场载体、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等有效形式,构建起了农产品购销流通绿色通道,增加了农民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
结合人流、物流密集的实际,这个县合理规划市场布局,规范整顿市场秩序,不断加大集市改造力度,城乡市场商品流通承载能力逐步增强。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市场22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5个,农产品零售市场17个,去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亿元。以占地面积100亩的景丰瓜菜批发大市场为例,这个县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托景丰公司建市场,带动周边瓜菜育种面积达到5000亩,商品瓜菜面积也扩大到1万亩,亩收入在1500元左右。瓜菜产品通过哈尔滨、大庆、黑河等市场远销国内外,这个县计划在3年内把市场建成东北最大的露地瓜菜批发大市场。
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有效运作,不仅激活了农产品流通,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同时也起到了“建一处市场、兴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作用。这个县积极探索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机制,以望发农贸批发市场为试点,推行商品检验、入市备案、信息公示等制度,规范了产品进货渠道,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建立了市场主体流动机制,实行了“一审一核”、滚动年检等制度,从源头上打击无证经营行为。
这个县还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市场管理政策,充分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重点集贸市场交易日等时机,调动质监、工商、税收等部门的组织力量,对市场规范运作加强管理,维持市场的正常交易秩序,让市民增强食用肉、菜、粮的安全感。
产品准入制度的启动,打开了无公害产品的大门,让广大消费者用上了放心蔬菜和食品,剌激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拉动了农产品业的快速发展。
望奎县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通过中介组织和经纪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农民与市场的紧密连接。目前,全县发展各类中介组织364个、农民经纪人1113个,实现销售额超亿元。各类农产品购销公司和瓜菜协会、柳编协会、畜禽养殖协会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这个县利用引进的农民兄弟网建信息服务站点35个,培训农村信息员43名。近两年来,共上网发布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上千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提供信息1万多条,实现网上交易20多万元,这个县还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随着北大荒肉业、龙鑫食品、东郊天然色素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的加工与流通,为农民进入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带动农户达2.3万户,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农民离开土地,既能充分利用经纪人的信息灵通等优势,还可以实现产销通畅,有利于农产品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避免了农副产品的积压;龙头企业的带动,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消除了农民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