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旭日”正在东升
http://suihua.dbw.cn   2006-11-03 08:31:27

  10月25日旭日升起时,记者一行乘车到达望奎县东升乡。

  东升,地处望奎东北部,与北林区的四方台、张维两镇毗邻,不过,可没有这俩镇有规模,全乡6个行政村33个自然屯,8.6万亩耕地,1.6万人,人均年收入只有1260元,有6个村是县级贫困村。如此不利条件,如何建设新农村?

  乡党委一班人有想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方向已定,接着是怎样领着农民干了。

  恭四村确定为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特色种植、劳务输出、规模养猪,农民品尝脱贫致富甜头。

  玉米地套种白芸豆,东升的长项,做大做强,今年全乡4万亩,“掏”上了,人均纯增收90元。

  走进恭四村孙志远家,满当院晾的都是芸豆。记者刚要靠边走,主人发话了,“尽管踩,这叫自然脱粒”。踩上去,脚下一滑,晒干的豆角咧开了嘴,胀鼓鼓、白生生的豆子蹦了出来。“50亩玉米地套种芸豆进兜1万多元。”

  种月苋草也是来钱道。去年每公斤2.5元,今年涨了8角。吕明水家22亩地打50袋。“亩产111.5公斤,两个孩子上高中、读大学全指它了。”

  甜菜,当年的泥疙瘩如今真成了甜疙瘩。天露集团包收,过了秤,嘎嘎新的票子点过来,揣在怀里暖乎。在收购点看见陈富,正从甜菜车上往垛上扔呢:“10亩地收了25吨,7500元进账,”乐得合不拢嘴。“不过,也不行,盛宝峰在大庆搞建筑,买了轿车,家里盖了3间大砖房,今年还带出50多人,每人一年都能揣回六七千元呢。”

  来到养殖小区,张艳春和范春发两个大户在喂猪,每家都有100多头,有的张嘴咬住自来水龙头喝水,有的拱进猪妈妈的怀里吃奶,有的冲着来人哼哼地打着招呼。范春发说,姑娘出嫁、儿子上大学钱都是猪拱出来的啊!听罢农民的增收账,才留意脚下的路,整洁宽敞的白色路面如一条笔直的玉带通向远方,投资170万元,全长5.9公里,7月中旬动工,“十一”前就竣工了。正瞧着,85岁的王井尧骑着自行车从远处过来,老人满面红光,早些年的二八单车他悠悠地上下,看着我们过来搭话:“没承想我活这么大岁数也能走走水泥路了,这不,我每天在大道上骑一趟,幸福啊!”

  不觉已到晌午,太阳当头照,难得的深秋暖阳。

 
作者: 韩雪峰 廉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