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姜再富,谋富双庆村
http://suihua.dbw.cn   2006-11-01 10:36:18

  又到一年算账时。青冈县建设乡双庆村的人均收入又窜高了:人均收入可达2200元,较去年高出300多元。

  双庆村人均收入连年窜高,把那里的百姓的话一总结,缘于姜再富为村民谋富路,领着百姓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调整产业结构。

  姜再富,双庆村党支部书记。他说:“要把村建设好,生产发展是基础,农民增收是关键。村民有钱了,建设新农村才有底气。”1999年,姜再富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当时,那个村人均收入不足600元,全乡12个行政村年终各项工作考核时,双庆村年年“打狼”。

  双庆村人均收入少,主要是村民只啃那7000多亩长有盐碱花的地。在那块地里攒苞米、种葵花。风调雨顺的年景,苞米亩产300多公斤、葵花150多公斤;不好的年景弄个白玩不说,有时种子、化肥都得搭进去。

  面对贫困,姜再富开始为村民谋求致富门路。引进投资建葵花油厂,安置村里的富余劳力。之后,又与省农科院合作,搞马铃薯脱毒项目。

  少数人种地,让多数人跳出盐碱地:打工、搞养殖、经商做买卖。姜再富抛出脱贫致富方略。

  畜牧业,“铁杆庄稼”。双庆村原来只是养猪为过年,养鸡换油盐。而今是猪成圈、牛成群。生猪年出栏600多头,奶黄牛存栏350多头,鸡鸭鹅万余只。

  畜牧业的快发展,让双庆村把产下的苞米消化掉不说,还得去别的屯子去买;苞米秸秆也不再填灶坑,而成了牛的“汉堡包”。肇东伊利看双庆村牛多,在那设了牛奶收购点。奶牛户天天挤出白花花的奶,换回嘎嘎新的大白边。

  走出一步天地宽。这几年,双庆村民不在留恋老守田园了,去了外面闯世界。有200多人去江苏、天津、大连、哈尔滨、大庆等地打工、经商做买卖,保守地说每年挣回100多万元。

  今年,姜再富经联系,把青冈瑞雪农业公司引进双庆村。公司转包了村里58家的耕地1200亩,每亩耕地转包费为500元。公司在转包的耕地上繁育瓜菜种子,转包耕地的农户不是去了外地打工,就在公司当“工人”。公司忙时最多用工六七十人,最少十多人,平均每人在公司挣走二三千元。

  要致富,得修路。姜再富积极向上争取25万元,村里又筹了50万元,没用百姓掏一分钱,修了3条红砖路。百姓说:“修通了路,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短短几年,双庆村的生活走向了富裕了,住房就是一个佐证:全村186户,新建起红砖房62撮,每撮至少6万元。

  谈及明年的打算,姜再富说:“现在已经敲定一项,搞2300亩倭瓜制种和商品倭瓜……”

 
作者: 李梦远 张树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