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鹅,食草喜水家禽;望奎,丰饶的水草资源,特适合大鹅养殖。
有条件就要上。2003年,望奎锁定大鹅产业,将其列为每年全县重点工作之一,让白毛嬉绿水,红掌富万家。
短短几年过去,大鹅在望奎已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存栏量连续两年突破了百万只。
鹅产业在望奎何以“速生”的这样快?记者通过下乡采访,得出这样的结论:观念催生鹅产业。
政府观念:只有做强龙头企业,养鹅对农民才有吸引力
望奎是个农业县份。他们通过引外资挖内资,搞大鹅产业综合开发。
望奎县龙鑫食品有限公司是望奎大鹅生产龙头企业。这家企业是来自安徽的客商投资的。政府为扶持其壮大,在资金、技术、政策上给予倾斜,如今把它从一个仅仅是大鹅屠宰加工企业扶持成一个集鹅雏孵化,运送鹅雏,大鹅收购,加工分割成品鹅,销售鹅产品为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企业年加工大鹅能力由原来20万只,扩大到50万只。另外,望奎还扶持了东郊冷冻厂等两户大鹅收购屠宰企业,并吸引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办了鑫羽羽绒公司。大鹅产品飞到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羽绒服制品销售到辽宁、江苏、安徽等省。
望奎举全力舞起了大鹅产业龙头。对此,副县长郑秀芳说:“建设新农村需要产业支撑,要把大鹅打造成产业,只有把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了,养鹅才能对农民有吸引力。”
企业观念:只有让农民得实惠,企业才能有加工利润
9月14日,灯塔乡宽三村16户农家的大鹅到了出栏时间,一个电话打到望奎县龙鑫食品有限公司,企业立马派车开进村里,把819只大鹅以每公斤9元的价钱现金收购,村民孙桂霞卖了369只大鹅,揣进兜里11922元。她说:“企业服务到家,过年我还要多养鹅。”
望奎县龙鑫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初向农户成本价投放鹅雏,对路途远的乡镇免费运送,分片派技术员,免费提供全程防疫,确保鹅雏的成活率。企业与农户签订单,保护价每公斤8元,并上门收购成品鹅,不压价现款兑现。在卫星、海丰等乡镇设了4个收购点,农户自己往企业送大鹅,企业报销100元车费,让养鹅户“零风险”。
提起此,企业一位老总说:“必须确保养殖户在养殖环节上得到实惠,我们才能有加工环节的利润。”
农民观念:政府扶持,企业签订单,养鹅有钱赚,就得多养鹅
为扶持农户养大鹅,望奎成立了由县妇联、商贸办牵头,畜牧等部门配合的大鹅生产组织。农信社每年下拨200万元养鹅专项贷款,畜牧部门跟踪防疫,免收诊费、注射费,药品成本价,乡村负责解决建鹅舍的木材,为种草养鹅已无偿提供草籽350公斤,联合办养殖培训班,县乡开通技术咨询热线,解决养鹅出现的技术难题。
“一个产业的做大做强,需要政府部门的服务、指导和扶持。我县大鹅基地规模的扩大,正说明了这一点。”县妇联主席李艳芝如是说。
据统计,望奎大鹅2003年、2004年、2005年存栏分别达到60万只、80万只、111.5万只。今年,全县养鹅129.5万只,出现养鹅专业村屯104个,养鹅千只以上大户50多户,每个乡镇都有养鹅基地,每个村屯都有典型养殖大户。
海丰镇宽二村赫家屯王玉波2003年只养20多只大鹅,今年她自孵鹅雏,除卖了1000多只鹅雏,还自留1500多只鹅雏自养,看到大鹅要出栏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政府扶持,企业签订单,养鹅赚钱,所以我才多养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