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兰西县兰河乡红堡满族村采访,走在红砖铺就的村路上,看路旁绿树婆娑和那红瓦的屋顶衬在蓝天白云之间,顿觉心情为之一爽。
红堡村位于呼兰河东,是个传统的农业村,近年来,这里的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集体办起了一座标准化的东北民猪二级扩繁场,年饲养量2000头;村集体还投资建起了一条标准化的生猪屠宰线,准备在哈尔滨、大庆等地打开市场。
记者看到干净、整洁、宽敞的养殖区和标准化的设备,不能不叹服村党支部干事业的魄力。记者曾到过很多的村屯,采访过很多的养猪专业村屯和农户,像红堡这样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规模还是头回见过。
养猪是红堡满族村农民的传统。这几年,村党支部引导农户把发展养猪作为富民的一个主要项目来抓,以集体的力量进行民猪产业开发建设,规划和建立万头东北民猪生产体系。2004年,村集体投资120万元建成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的东北民猪扩繁场,现在饲养母猪106头,带动普养基地建设,本村东北民猪扩繁点达到60户;2005年,村集体又投资40万元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建成了屠宰加工车间,安装了先进的屠宰加工设备,达到每分钟加工1头猪的生产能力;现在党支部正谋划在哈尔滨、大庆、绥化、黑河等地辟建销售网点,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预计到2007年,全村民猪饲养量将达到5600头,实现产值358万元。
村党支部书记乔云国对记者说,这两年,由于受生猪市场价格跌落的影响,村猪场的收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采取了加强管理、保种保场的办法,收支没亏没盈。自今年夏天以来,我们抓住商品猪市场价格回升的契机,以村上的扩繁场为龙头,带动农户普养;同时,尽快启动生猪屠宰线,积极拓展哈尔滨、大庆等地的消费市场,把民猪产业做大做强。
乔云国告诉记者,村上自从被县里定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全村开展了以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基本上整齐、干净。
在小窝卜屯,记者来到村民乔立民的家,好气派的大院,四间大砖房,外贴墙面砖、彩钢瓦盖、乳白色的地面砖铺地,比一般城里人的住宅还要漂亮,当然这在屯中并不占多数,但它是一个标杆,农户们都在向这个方向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