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8月31日电年初以来,北林区通过实施“十大工程”,动员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捐资助学活动,收到了显著效果。
截至8月28日,共有1954名特困生得到资助,资助金额达60多万元。这个区把资助特困学生完成学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在全区实施领导干部一帮一资助、部门包助、民政救助、企业帮助、省市部门赞助、校内手拉手互助、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助等捐资助学“十大工程”。北林区关工委组织协调城内30个社区和18所中小学,利用近4个月的时间,经过社区和学校双向反复调查摸底,确定了需要资助的特困生名单,确保捐资助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这个区领导和区直部门带头捐助,26名区级领导干部和39个区直部门的主要领导带头捐款2万多元,资助了65名特困生,区直65个部门共包助了166名特困生,每人资助300元。区直和农村各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教师为贫困学生捐助了29万多元。紫来办事处的一对孪生兄弟张会良、张会忠今年分别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和哈尔滨商业大学,而他们贫困的家庭连一个孩子的学费都负担不起。兄弟俩高考结束后一起打工挣钱,区关工委了解情况后,为他们每人捐助了500元。7月末,在得知有许多贫困学生急需救助后,黑龙江龙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方晓主动找到这个区关工委要求资助一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绥化市四中学生王思博成为他的捐助对象,他第一次对接,将1000元送到了王思博手中,并表示今后每年将捐助1000元钱,直到其高中毕业。民政部门将153户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生家庭,纳入低保范畴,今年已发放救助款11万多元。
这个区关工委除了组织协调“十大工程”外,还带头捐助特困生,区关工委9名老同志率先捐款900元,资助了3名特困生。区关工委5名特邀委员也积极踊跃捐资助学,包助了35名特困生。绥化市佳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特邀委员李玉民和绥化市阜康粮油公司总经理、特邀委员谢仲春分别资助了英俊小学和逸夫小学的10名学生,每年每人资助300元,将连续资助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