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奎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纪实
今年以来,望奎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万余人,劳务总收入实现2.14亿元。这组数字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劳务输出已给望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为在外打工人员带来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劳务输出形成战略望奎县农村人均资源少,农民仅靠土地耕种收入十分有限。
望奎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发现,通过市场配置来深度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是解决农民脱贫致富最快的途径之一。望奎县把农民向大中城市转移,输出劳务,实施“走出去”战略,并结合实际确立了“搞发动、建基地、抓培训、强服务、促输出”的总体工作思路,使全县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努力方向。通江镇红头村农民顾喜文只身闯荡塔河县,开始时给人摔泥巴、当小工,后来自己组建工程队。如今,父老乡亲100多人投靠他,每人月工资都在1500元以上。通江镇白二前村村民姜文林,在广州中山市古镇办灯具厂办出了名,现在他已是拥有百万资产的大老板。他还充当了全镇劳动力转移的经纪人,每年都从通江镇带走一批批农民。目前,通江镇在古镇务工人员已达100多人,每人年均收入1万多元。通过政府引导、职能部门的服务,盘活了劳动力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富余劳动力走出了家门,带回了沉甸甸的财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你本领帮你挣钱“没技能的,只能去站大岗;有技能的,才容易就业,才有高报酬,才有发展前景。”望奎县切实搞好信息服务,加大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做好权益保护。他们整合教育资源,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定向培训、劳动力预备制培训等,以县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为“龙头”,乡镇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为“龙身”,外出务工能人为“龙尾”,形成多层次、全方位、覆盖全县的培训网络,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知识水平,使其从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目前,通过培训输出的6万余人中,近三分之一成为用工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增强本领,但不盲目。
望奎县把培训重点放在市场需求量大,易于就业的保安、家政、建筑、制造等专业上。依托县职教中心、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等培训基地,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特色和优势专业培训;并组织宣讲队在全县各个村屯进行巡回讲座。目前,接受引导性培训的劳动力达6万人。各乡镇相继成立了劳务输出指导站或服务中心,完善了劳动力资源档案、富余劳动力档案、外出务工人员登记档案、一技之长人员求职登记档案,为城乡劳动力提供近距离服务,保障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的良性循环轨道。目前,全县已建立外埠劳务输出基地246个。其中,有3298名农民揣着护照出了国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