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6月15日电我市科协组织发挥农技协桥梁、平台、载体作用,普及先进实用技术,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普之冬、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中,我市科协组织以农技协为桥梁积极推广农村实用技术,通过技术培训、巡回宣讲、现场指导等形式,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2500多场次,培训农民人数达40万人次。黑龙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研究会每年利用冬春季节对北林区稻农进行科技培训,5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40多场次,培训人员达2万人次,发放《水稻高产快报》30余万份,现场指导和电话咨询400余次。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市已成功承办了4次黑龙江省科普大集。在大集上,农技协都走上“前台”唱“主角”,搞展览、赠产品、发资料、推技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力地扩大了农技协的影响。
我市科协组织积极帮助农技协组织农民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和技物结合等服务活动,使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传递到农民手中。今年备耕前,市科协牵头举办了由水稻主产区水稻协会会长参加的寒地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讨会,以农技协为平台面向全市推广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10万亩。近年来,全市农技协组织共开发和引进万寿菊、中草药等新项目、新品种482个,推广畜牧养殖、良种繁育、食用菌栽培等新成果、新技术264项。
我市科协组织以农技协为依托,通过技术培训、信息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带动能力,培养农业科技骨干力量。北林区清涛养鱼协会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研究开发了六须鲶、黄颡、德国镜鲤繁育技术。为进一步抓好乡土人才队伍建设,2004年,市科协把科技致富大王竞赛与农技协发展紧密结合,开展了“双培”工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市科协的积极争取下,市委每两年表彰一次“十佳”、“优秀”农技协会长,并授予市级劳模称号,纳入市级人才管理,破格晋升农民专业技术职称,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