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长征,人们首先会想到爬雪山过草地。的确,雪山和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但是,雪山草地究竟在哪里?它的面积有多大?雪山草地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能说清。
6月上旬,我们走进了位于雪山草地区中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时,才对这些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雪山草地区域位于成都市的西北部,南至四川宝兴县,北至甘肃迭部县,西至青海巴颜喀拉山麓的班玛县、久治县,东至四川岷江畔的茂县、松潘县、旅游胜地九寨沟等地。雪山草地总面积8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4个黑龙江省的大小。红军翻越的大雪山共有5座:海拔4700米的夹金山,海拔4500米的梦笔山,海拔4800米的长板山(亦称亚克夏山),海拔4750米的仓德山和海拔4395米的打鼓山。记者从夹金山的盘山公路上翻越此山进入红一、四方面军会师的小金县(即当时的懋功县)时,发现夹金山已不像描述中的那样银装素裹。据当地人讲,这主要是近些年气候变暖导致山上的积雪大量减少所致。
川北的毛儿盖很有名气,因为它是进入草地的门户。毛儿盖地处松潘县城的西边,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就从松潘的毛儿盖边上经过。草地的中心地带在阿坝州红原县,但这块昔日潭塘遍布的中心草地由于过度开发,如今已很难见到满是积水的深潭;由于几十年的排水开发,这块重要的湿地现已被草原和农田所取代。有谁能想到,昔日给红军制造了很大麻烦的水草丰茂的草地,现在已开始面临沙漠化的威胁了。
雪山草地区域内各族人民的生活有了极大改善。仅以阿坝州为例,这个以藏族和羌族为主要居民的州有8万多平方公里,完全位于雪山草地腹地。解放前,这里还基本属于封建农奴制社会,农奴生活悲惨,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当落后。解放后,当地人民不仅直接从农奴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且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已接近小康。据阿坝州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介绍,2005年,全州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人均GDP迈上1000美元的台阶。
面对着雪山草地区今天的变化,我们亦喜亦忧。喜的是当年给予中国革命以巨大帮助的当地各族人民终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忧的是,从长远讲,当地日益恶化的环境给当地人民的未来蒙上了阴影。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遏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那么,雪山草地区人民就有可能会丧失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