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明水农业是这样与市场对接的
http://suihua.dbw.cn   2006-06-09 10:10:59

  农业作基地,市场找订单。明水县农业依此调整优化结构,拉起特色产业链与市场对接。

                      市场不拒绝精品

  由于羊肉价波动起伏,一部分养羊户赔钱时有发生,但明水县的羊肉生产却因出肉率高、肉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售价居高不下,每只肉羊销售收入要比普通品种高出100元左右。这是明水县瞄准市场,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的结果。

  过去,明水县也曾与许多发展农业生产县一样,地多、粮多、草原多、劳动多,但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其主要原因是,传统农业的思维定式和产业结构,不能满足日趋多样化、优质化的现代市场需求。

  近年来,明水县根据市场需求,在全县发展了蔬菜、瓜果、珍稀植物、中草药、葵花、特色养殖等39个特色产业。他们立足本地饲草多、粮食多的优势,从国内外市场需求中找到订单,加速发展订单农业生产。

  根据现代市场崇尚绿色天然、营养保健的需求,种植业结构调整实施“精品战略”,重点抓了蔬菜、瓜果、黑小麦、珍稀植物、专用大豆、玉米、葵花等作物的发展,签订订单农业生产100多万亩,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让土地优势产生更大的效益。

  市场不会拒收精品,市场制约因素越大,越需将结构调优。

                      对接市场架桥梁

  创建一个龙头经济组织,就等于为农民搭建一个进入市场的桥梁,明水县对此体会颇深。

  为此,明水县制定100多项优惠政策,设立专项资金,大力扶持一些能够带动某项产业发展的龙头等经济组织。去年,全县新建扩建龙头经济组织76个。目前,全县靠龙头组织带动,形成农副产品深加工生产基地100多个。

  明水县拉紧产业链条,广开农产品流通渠道。一方面进入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采取连锁、直销、代理等营销方式,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一方面围绕特色产业,大力兴建、扩建了产地批发市场,这个县向上海、温州、无锡等发达地区派驻联络员,盯住大企业、大集团,通过会展招商、组团招商,建立国内外联网、上下贯通的信息服务网络,农产品交易进入国家九部委信息网和国际互联网。

  按需生产,农副产品不断地打入了大市场。农业发展要调优结构,要善于疏通渠道,构筑对接市场的桥梁。

                        占领市场靠科技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可以说这是明水县优化农产品结构,实施“种子工程”的一个缩影。

  大宗农产品质量较低,大多品种相对过剩,是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根本问题。明水县面向市场,着眼竞争,围绕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在种植养殖业上推行“优种工程”,建立了一大批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及由此带动的优质品生产基地。

  近年来,这个县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种子示范园区、种子繁育区、畜禽交易市场等。今年,黑小麦、葵花、玉米、大豆、水稻等优种面积达到75%,优质专用黑小麦品种比重达100%,高淀粉玉米比重达68%,大豆高脂肪、高蛋白专用品种比重达70%。

  与此同时,全县还引进20多种绿色、高效菜种,进行“材药兼种”、“菜药兼种”等北药开发。由于不断提高种植的科技含量,农民增产又增收,科技的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现已上升到89%,目前,全县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96.2%,科技入户率达96%。

  优化结构,离不开科技,占领市场更需靠科技的威力。

 
作者: 马清伟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孙伟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