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正文
成都与会理,谁“小”谁“大”?
http://suihua.dbw.cn   2006-06-05 15:27:42

  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人口有500多万,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而会理只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个小小的县城,人口只有数万,由于地处深山区,交通也不是很方便。从城市规模与功能上来讲,应该是大成都与小会理。

  但我们今天说的是小吃。去过成都的人都不会忘记成都的小吃。成都的各类特色小吃有上百种,居全国之首。像油茶、稀豆粉等都闻名全国。后来有人到小城会理之后,发现这里的小吃也是非常丰富,一点也不比成都逊色,因此就给了会理一个赞誉,称会理为“小成都”。

  谁知,会理人对此不仅不领情,甚至很不满意。会理县宣传部门的一位同志对我说,会理虽小,但却是四川小吃的发源地,四川各地包括成都几乎所有的小吃都是从会理传去的,因此,若从小吃这个角度不应称会理为“小成都”,而应把成都称为“小会理”。这位干部最后说,从小吃文化上来讲,成都与会理的关系应是“小成都”与“大会理”。

  先不管这位同志说的是否有道理,会理的小吃的确让人“过口难忘”。就说早餐中的一绝油茶和稀豆粉吧。金黄如脂的米浆盛满一碗,再抓上几把香酥的馓子放上面,再舀上几小勺花椒油、芝麻油、姜汁。尖尖一大碗油茶呈面前,早已令人垂涎三尺。用勺子轻轻搅匀,四溢的香味令人迫不及待连吃几口。由于做法差不多,油茶与稀豆粉如同兄弟一样,老是挨在一起,受到客人的青睐。

  会理县人口不多,城也不大,但有名的小吃就有稀豆粉、熨斗粑、鸡丝和火腿丝饵块、雪花三合泥、羊肉粉、卷粉、冲冲糕、甜酒凉粉、菜粑、龙抄手等40多种,此外,还有几十种名气虽不大,但也极受当地人喜欢的小吃。

  会理城为什么小吃这么多,名气这么大。我们在城里的大街小巷粗略调查了一番,发现会理小吃使用的原料很普通,无非是米面糖油蛋肉盐等,关键是制作方法独特,加工精益求精。就拿熨斗粑来说吧,它类似北方的烙饼,入口松软,又不粘牙,回味香甜。其用料是普通大米,先磨成米浆,发酵后加入糖和鸡蛋,然后烙制。用的锅也很奇特,是紫铜的,很小。烧火也很讲究,灶膛里的火很旺,但在表面铺一层焦炭渣,几乎看不到明火。十几只小紫铜锅放在炉灶上,很像熨斗。锅里擦上猪油,放入米浆,只几分钟,松软的熨斗粑就做成了。

  吃着会理的小吃,我们又想起会理人对“小成都”称谓的不满,我们觉得会理人很可爱。会理人的这种不满一方面显示了会理人对家乡的热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会理人的自信。只要有了这种自信,还有什么事做不好呢?

 
作者: 李海军 汪海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