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绥棱锯材剩余加工赚外汇2100万美元
http://suihua.dbw.cn   2006-06-05 09:35:38

  东北网绥化6月5日电油画笔杆、铸塑手柄、化妆手柄精巧,做工精致。绥棱县兴奇木制品厂厂长说,这些都是从烧火柴里“捡”回来的。

  这个县年产优质木材15万立方米,还有枝丫、树皮、锯末等剩余物40多万立方米,当地依托资源建起了滨北最大的木材批发市场,年木材集散量在100万立方米,但木材产品多为粗加工,利润占有率过低,且大量的锯材剩余物都被当作烧火柴,以低廉的价格卖掉。近3年来,这个县提出“拉长木材产业链、搞精深加工”思路,鼓励搞压缩板、密度板加工,加大边角废料的再利用率,着力找寻资金、技术和能人。搞锯材剩余物加工,力争将有限的木材资源“吃干榨净”。

  1997年,齐齐哈尔客商郑学彦投资1000万元,创建了兴奇木制品厂并成为烧火柴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他们通过30多道工序,魔术般将昔日烧火柴加工成直径4毫米至30厘米的几百种规格的圆木棒,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了环保型油画笔杆、铸塑手柄、化妆手柄等产品,年加工边角废料1200立方米,占当地废料加工量的15%。他们自制速控磨床等设备,不断开发着新产品,今年又新上马了木糠、木粉生产线,将生产圆木棒的剩余物进行再加工,磨制成不同规格的粉末,用于生产香及裘皮硝染,通过环环加工使每一粒木末都创造出了应有的价值。作为精深加工的龙头,目前,兴奇的年生产能力在1500吨左右。

  在龙头的带动下,绥棱县锯材剩余物加工业呈蒸蒸日上趋势,14家锯材剩余物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年消化掉8万立方米的锯材剩余物,年吞吐量达8万立方米,生产2400吨圆木棒等产品,从美、日、韩等国年赚外汇2100万美元。

  烧火柴赚来大把的外汇,让绥棱的领导人眼前一亮,他们已制订了长远的木材精深开发计划,以兴奇为龙头建立木材精深加工小区,力争将40万立方米边角料全部“吃干榨净”。

 
作者: 张金凤 廉宏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