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正文
当年四渡赤水地 今成三百里“绿色银行”
http://suihua.dbw.cn   2006-05-30 11:03:03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应用于长征途中的杰作。在贵州遵义市境内,红军长征的足迹遍布赤水河两岸。70年过去了,遵义人民发扬长征精神,誓让荒岭变绿洲,因此,在遵义境内的赤水流域出现了如画的“三百里竹廊”。这“三百里竹廊”不仅成为赤水河流域一处新的旅游景点,也成为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

  该工程起于仁怀市茅台镇,在茅习公路两侧地带及习水至赤水之间,展开大规模的退耕造竹工作,种植区域南北走向长度超过150公里。工程在原有大面积竹林的基础上,分两期实施200万亩造竹目标。在“三百里竹廊”区域中,目前正在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竹浆林纸项目———黔北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原料基地。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市竹资源总面积由“九五”的99.61万亩,增至“十五”的197.75万亩,增长了98.5%;竹业综合收入超过8亿元。工程重点县赤水市竹基地面积由“九五”末的53.3万亩增至“十五”末的91.76万亩;笋用竹方竹基地县桐梓县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14万亩。通过竹基地建设,赤水河流域的“两杂”竹业和大娄山方竹产业带正在形成。

  “遵义将把‘三百里竹廊’建成生态旅游的绿色画廊,要着力打造一种竹文化,把它建成农民兄弟致富的‘绿色银行’。”遵义市一位领导说。

  随着“三百里竹廊”工程竣工,茅习公路这条贵州省目前最长的依山傍河省级公路,在把茅台古镇、蜈蚣岩景区、桫椤保护区、赤水竹海等全国著名景点连为一体的同时,这条红色黄金旅游线上又将增添“三百里竹廊”新景观。

 
作者: 李海军 汪海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