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四平,产业兴管区
http://suihua.dbw.cn   2006-05-24 10:11:00

  一栋栋大棚拔地而起,一辆辆运输大车奔驰在平坦的乡间公路上,松树白杨“坚守”在路的两侧,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干净利落的小院构成了北林区北林办事处四平管区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这是他们产业兴管区的结果。

  蔬菜龙头舞起来

  四平管区过去是一个外债达80多万元、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村,群众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如今,四平管区发挥地理优势,进行产权改造,盘活了资产,发展蔬菜产业,带动了四平经济的发展。

  过去,四平人也种菜,但那是露地菜,菜农的菜下来了,也正赶上市场上的蔬菜大量上市,菜价低,卖不上好价钱。春、冬季节市场的菜价好了,但菜农手里又无菜可卖。如今,四平人已搞起了棚室蔬菜生产,不仅菜的品质有了保障,而且蔬菜可以反季节销售。这一招真灵,蔬菜在棚室里升值了。390栋蔬菜大棚年产鲜菜近万吨,打入了上海、南京、寿光等地,为四平人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蔬菜龙头舞起来,新农村建设伊始,四平人又大胆探索,把传统的生产向科技含量高和绿色蔬菜园区发展,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筑百鸟巢”生金蛋

  利用城乡接合部交通便利的优势,经过几年的拼搏,四平人在我市率先建起了一家村级民营小区。管区党支部书记田庆富向笔者介绍说:“我们是大商招不来招小商,以小拉大,筑起‘百鸟巢’生出金蛋蛋。”2003年,恒盛冷藏有限公司落户四平,为四平管区的蔬菜反季节销售奠定了基础,实现了蔬菜的增值。现在有7家企业相继落户到园区内,丛山实业有限公司,拥有种狐8000多只,带动30多户投入到特色养殖业,形成了亚洲最大的养狐基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内转劳动力200多人。

  四平大车走四方

  在海南、在西藏提起“四平大车”,搞配货的都知道。全村现有大型货车72台,短途运输车40多台,有120多人从事运输业。四平人把发展的眼光放在了长途运输业。2000年—2006年管区为运输户担保贷款4200多万元,如今四平大车不仅跑出了市场,跑出了效益,更把四平人的精神面貌展示给各地的客商。

  现在,四平人在新农村建设上干得红红火火,全村家家吃上了自来水,户户安装了电话、接上了有线电视,全村有30多家上网,开始在网上捕捉“致富鱼”。上沙石、修排水,不用百姓掏一分钱,管区还与绥化市第三医院搞起了合作医疗,四平人看病就医花费减少了。

 
作者: 张君实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