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这个季节,“麻城”兰西麻香四溢。亚麻花香飘进千家,带富了万家。
兰西是“中国亚麻之乡”,又是“中国纺编织名城”,不仅有着悠久的亚麻种植历史。亚麻纺织、亚麻产品加工也都具备了相当规模。目前,已经形成了从亚麻种植到产品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2002年开始,该县与省亚麻集团携手共建“中国亚麻城”项目。接着,各类麻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县内麻类企业由不足20家,一下发展到现在的350多家;产品也由过去的两大类10余个品种发展到目前的6大类70多个品种,亚麻纱、亚麻布、亚麻油、亚麻针织、亚麻纺织、亚麻编织等一应俱全,不但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韩、日以及欧美国家和地区,并仍供不应求。
变资源为产业。兰西县有70多年的种麻历史,耕地的90%适宜亚麻种植,县内亚麻原料企业是1937年建厂,每年县内亚麻种植面积均在15万亩左右,最高年份达到35万亩。
2001年,随着亚麻市场下滑,兰西麻企也受到了冲击,县内亚麻原料加工企业和亚麻纺织企业纷纷停产,亚麻种植面积一缩再缩,面对这一优势产业的萎缩,兰西县采取嫁接改造、分块经营的办法,将县内最大的黑兰麻纺公司和亚麻原料公司分别转租给香港纺织企业公司和哈尔滨朝阳纺织公司经营,从前熟悉的织机声又听得悦耳了。一位重新上岗的纺织工激动地说:“我原以为我的纺织技术没用了呢,没想到亚麻企业又活了起来,我们这些下岗工人还成了‘宝贝’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该县不仅成立了专门抓亚麻产业的亚麻办公室,还由政府协调成立了亚麻协会,并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会、首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和“中国纺编织名城”授牌仪式暨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会上不仅引来了众多的国内外客商,还签订了亚麻产品供求合同近百项,累计签约额近20亿元。一时间,兰西的亚麻产品叫响全国,行销国外。与此同时,该县还成功注册了“兰西亚麻原产地”和“绿色亚麻用品”两大专用标志,“兰亚”也成功获得黑龙江省著名商标。
一业兴带百业旺。随着亚麻产业化的发展,“兰西纺织工”也成了品牌。目前,全县已培训的纺织工中有30%成了上海、江浙等地的人才,现在全县的十几个纺织工培训基地同时加紧培训。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从事亚麻加工的人数达4万人,相当于每个家庭有一个人吃“麻”饭生活。亚麻产业成了朝阳产业,亚麻种植面积稳中有升。近两年来,该县亚麻域内外种植面积发展到35万亩。兰河乡荷花村种麻大户陈玉书说:“我种麻有23年了,看我家的大砖房、四轮车、摩托车、农用车,这都是种亚麻挣的。去年我家种了60多亩,挣了3万多块。今年我一下种了70亩,预计收入3万。我打算用2万块购置喷灌设备和打井,明年打算再扩大种植规模。”
有了原料不愁加工,该县目前纺纱规模达到4万锭,织布能力达2000万米,亚麻编织能力500万套(件)。
如今,亚麻不仅成了兰西的优势产业、立县产业、支柱产业,而且真正变成了全民奔富的黄金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