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5月16日电5月14日上午,我市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作新农村建设专场报告会。
报告会由市委书记胡世英主持。市级4个班子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中省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主管领导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北林区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和乡镇党委书记、市直农口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市农委机关干部在沃必达大厦聆听了报告。
郑新立是我国研究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的专家。1969年8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先后在邯郸冶金矿建设指挥部、原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工作。2000年6月至今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长期从事高层理论研究的深厚阅历,是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成员,中央新农村建设决策出台专家组成员之一,曾参与我国八五、九五、十五计划及十一五规划起草工作。
郑新立以“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通过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努力扩大农产品的出口,使更多的农产品占领国际市场等途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水平;要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和公共服务的低水平作为新农村建设根本任务。通过道路硬化、实现人畜饮用水安全、采用清洁能源和村屯环境卫生等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要通过深化改革,努力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机制。当前要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等来把农民组织起来,以乡镇改革为重点,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为农民提供有效优质服务。全面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允许以股份制的形式兴办中小型金融机构;新农村建设还要注意和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共同谋划,统筹发展。
郑新立还对我市加快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认为,绥化区位条件优越,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积攒后劲,特别是寒地黑土经济呈现加快发展之势。当前要注意营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埠外大企业大集团来绥化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尤其要注意承接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通过资源与资本的有效嫁接,实现更大发展。
胡世英在报告会上指出:我们举办这次专场报告目的就是使大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一步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意义的认识,进一步细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目标的了解,进一步强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途径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推动绥化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好的开展。胡世英要求在市县两个层次要展开不同形式的深入学习,组织专题讨论,很好地消化吸收,制成光碟,印成材料,不断深化认识,把各级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在制定决策、研究对策过程上,在明确方向、把握导向的过程中,在强化领导、实施指导过程中,创造性地加以把握和运用,逐步扩大我市新农村建设成果,把绥化新农村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教授、博士白津夫,中央政策研究室副局级干部焦庆杰,省委副秘书长刘刚一同来我市考察、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