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获大丰收
http://suihua.dbw.cn   2006-04-29 15:54:14

  东北网绥化4月28日电“十五”期间,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显著成效。5年来,全市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共立项181个,其中土地治理项目108个,产业化经营项目36个,科技项目和贷款项目37个,农业开发总投资达61778万元,共完成低产田改造62.7万亩,造林6.11万亩,改良草原17.8万亩,建优质粮基地46.51万亩,优质饲料基地15万亩,实施生态农业8.27万亩。

  5年来,我市通过实施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节水农业、建设生态农业、推广设施农业、扶持农业机械化建设等途径,疏浚渠道636.25公里,整修农田道路1535.48公里,建筑物工程完成3996座,打机电井1425眼,购置大型农业机械268台件,配套农具1879台件,架设农电线路349.21公里,全市采取喷灌、滴灌和注水点灌、膜下滴灌等节水农业措施,共上节水灌溉项目46个,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01.93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2.28万亩,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市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达13839.4万公斤,饲料4887万公斤,干草3071万公斤,肉类348.2万公斤,鲜奶增加505.3万公斤,鱼增加180万公斤,蔬菜增加1195万公斤。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我市突出扶持龙头企业、畜牧业和市场建设,提高了项目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5年来,先后实施了北林区大豆低温白豆片加工、望奎玉米芯加工、绥棱大鹅加工、庆安马铃薯深加工项目,带动了基地建设,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肇东、安达两个畜牧大市靠伊利、红星乳业集团牵动,重点实施了一批奶牛、肉牛养殖小区项目、草原改良项目、青贮饲料基地项目,通过立项扶持,新增肉类348.2万公斤,超100头奶牛、肉牛的养殖大户达20多家,畜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0%;庆安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经过开发建设已进入全面运营时期,绿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运营后,年走货总量达15万吨,实现产值540.8万元,增加利润125.6万元,并且每年将以5万吨速度递增。

  按照一县一业或一县多业的规划思路,结合实际,5年来,我市重点加强了“六大基地”建设。以海伦、北林等地为重点的优质大豆基地,以北林、望奎、海伦等地为主的优质马铃薯基地,以兰西、望奎为重点的优质亚麻、大麻原料基地,以庆安、北林、绥棱为重点的绿色水稻基地,以肇东、安达为重点的青贮饲料基地和北林的优质烤烟基地。同时,还兼顾扶持了果菜、万寿菊、食用菌、北药等特色经济基地的建设。我市还重点搞了青冈建设小区“1+3”节水灌溉模式,安达万宝山草改小区草改集成技术模式,北林东津优质大豆小区、望奎灯塔优质大豆小区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明水以秸秆气化燃气技术和日光节能温室技术相结合的节能增效模式和安达生物活化提取牛初乳免疫球蛋白技术等五个示范。

  我市还投入资金500万元,确定10个农业开发重点扶持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注入资金1000万元,重点扶持6个农机股份作业公司或股份合作社。

 
作者: 程德继 李立柱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