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正文
兰西先进性教育活动催开朵朵新花
http://suihua.dbw.cn   2006-04-28 09:58:19

  东北网绥化4月28日电兰西县在先进性教育整改活动中,全县上下各级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加快脱贫解困大局,以谋求全县人民根本利益为宗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解决“四个”问题,推动了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的目的。

  兰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十弱县,财源项目建设滞后、经济发展缓慢。在先进性教育整改阶段,兰西县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对接市场,加速推进“中国亚麻城”建设。在亚麻编织业上,出现了小规模、大群体的“编织专业户、专业屯”。全力推介造势,举办了“中国首届亚麻节”和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吸引外地企业200多家前来洽谈,项目签约金额分别达到6.9亿元和7.2亿元。组织县内20家亚麻企业参加哈洽会,项目签约额3.26亿元。多元驱动,将亚麻坐垫等编织品推向省内外市场,份额占全国的80%。同时,着力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开通“中国亚麻城”网站,网络终端达300个。2005年,新上亚麻加工企业60多家,麻企已发展到237家,干湿纺能力、织布规模、编织品生产能力分别达到4万锭、2000万米和500万套(件),亚麻产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盘活闲置资金1.1亿元,拉动社会就业3万多人。

  兰西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加速推进“中国东北民猪之乡”建设。以县种猪场为依托,强力推进二级扩繁,全县15个乡镇分别建成了一个超百头的二级扩繁场,二级扩繁场点达到155个,使民猪二元杂交可繁母猪存栏达到4万头,年提供商品仔猪能力达80万头。在养殖基础好的村、屯集中培育养20头育肥猪以上的专业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全县民猪养殖专业屯发展到10个,专业户6400户,民猪饲养量达65万头,商品量38万头。形成了较稳固的民猪杂交、商品猪生产基地。在兰河乡红堡村建立了民猪专用屠宰加工厂,实行统一屠宰、批量生产、统一销售,以高质量的产品占领市场。先后与黑龙江建大集团、南京雨润集团等大企业进行了洽谈,签订了30万头的东北民猪供销合同。在哈市建立2家民猪肉类专营连锁店,在县内发展16家东北民猪肉销售连锁店。

  这个县在先进性教育整改过程中,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吃水难、行路难、就业难问题,县委、县政府克服资金紧张等诸多不利因素,调动社会各界力量,聚集一切积极因素,逐一进行了有效解决。破解水制约问题,确定了“蓄上地表水、留住天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的工作思路,筹资2775万元完成了应急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增加到1.5万吨;兴建大红星水库、隆盛河水库、幸福排干翻转闸等控制性水源工程28个,打人畜饮水井297眼;完成了二期水源工程建设。新建蓄水池10座,翻板闸1座,水库2座,增加蓄水能力24万立方米,铺设供、排水主管线59.3公里。解决350个屯15万人吃水难的问题,有80个自然屯吃上自来水。

  破解城乡道路建设滞后问题,采取市场化运作,多元投入道路建设资金5.5亿元,改造202国道县城至哈尔滨段、绥肇路兰西段62公里,乡村道路34条216公里;修镇内南北出口、府前路白色路面5条8.1公里,立砖路101条26公里,居民区主要巷道全部硬化。同时,全面推进公路养护责任制,实行养护质量好坏与包干责任人的奖金直接挂钩。

  兰西县亚麻产业出现集群式发展、裂变式扩张,“麻”字号企业发展到300多家,纺织规模4万锭,织布能力2000万米,编织能力500万套(件),拉动社会就业4万多人,增加民众工资性收入3亿元。图为黑龙江兰西绿地麻业集团生产车间一角。

 
作者: 赵荣全 赵庆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