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树好乘凉”。肇东市南临省城哈尔滨,北依油城大庆,处在哈尔滨、大庆经济辐射的叠加区域内。两个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形成的经济辐射圈像两道光环将肇东笼罩。独特的区位优势,令肇东市紧紧依托两大城市,将自己与“双环”融为一体,借力借势做活发展文章。
傍省城“一圈一廊”上做文章
2004年,肇东市被省委列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和哈尔滨都市圈城市。自此,肇东市成为哈大齐“门户”和重要“棋子”,哈尔滨市也在城市建设、政策、环境等方面让肇东与哈尔滨市各县区享受同等待遇。肇东市把哈大齐工业走廊肇东项目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和牵动市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一方面迅速请来专家“把脉”,对省里批复的132.5平方公里的重度盐碱地进行论证、定位、规划,投巨资对项目区道路、电力、供水等进行“车通一平”建设,另一方面紧锣密鼓地往项目区引进、摆放重量级大项目。肇东市更是抓住哈尔滨市企业外迁的契机,在土地、政策等方面抛出“绣球”,吸引哈尔滨市企业来到肇东落户。
目前,已有两家哈尔滨市企业在肇东落户。为了更好地融入到哈尔滨都市圈之中,肇东市立足打造哈尔滨市“后花园”、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主旨,全力提供丰富的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和劳动力等附属服务。目前在哈尔滨市,肇东的农副产品不知不觉中已形成了品牌。提起头井子的大蒜,市民都会买上几串,说起肇东的西瓜,市民都要买上几个尝上一尝。太平的白菜、昌五的大葱、肇东镇的蘑菇等深受哈尔滨市民的喜爱。肇东市五站、涝洲的鱼在哈尔滨还有了自己固定的销售市场,建国街上有一条鱼市,几乎全是肇东的。在哈尔滨国贸城,肇东人在那里出床子的也不在少数,里木店、姜家镇的农民自发地组成一支约有200人的“扛包”队伍,每天每人都有四五十元的收入。
紧挨松花江的东发办事处农民每年一到冬季,便去给冰雪大世界“攒冰”,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
靠油城“一油一气”前景广阔
肇东市有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很多年以前就被大庆看好,并列入可持续发展的石化产业带,肇东市也依托油气资源搞好与大庆的联合。1997年,肇东市在全国首开油地合作的先河,与大庆石油管理局合作建成了榆树林油田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每年产原油40多万吨,为肇东市财政贡献1个多亿的收入,成为拉动地方财政增收的主要动力。2004年大庆石油管理局在肇东市四站镇成立采油分公司。最近,肇东市正在积极运作,力争与大庆再度牵手,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成立外围油田开采公司。届时,大庆方在获取滚滚“黑金”的同时,肇东市也将收获巨额回报。
肇东市的地工产品以价低、质优的良好声誉一直很受大庆青睐。肇东市石化包装厂每天生产的1000多个包装桶全部销往大庆,用四台大货车拉运得跑两个来回。肇东市长海润滑油厂、汇中锅炉燃料油公司等石化企业与大庆更是有着稳定的购销关系。
肇东市昌五、向阳、宋站等北部乡镇农民与大庆联系较为紧密,昌五的大葱、白菜,向阳的香瓜、鸡蛋,宋站的笨猪肉、笨鸡蛋,以及尚家的大瓜子,每年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庆市场,上了大庆市民的餐桌。
近年来,肇东市还成为大庆市的劳务输出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农民工进入大庆劳务市场,他们或是从事建筑、或是从事运输,每年从大庆赚取白花花的票子。今年,安民乡一次输出的农民工150人,到大庆从事家具制作和家居装修。宋站、宣化等地的农民还到大庆周边承包大棚,种的蔬菜专供大庆人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