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人通过对品牌的精心打造,构建了平原农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放大了发展机遇和空间。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临颍县打造“面龙”经济和南街村、龙云、北徐3个市场驰名商标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市农业产业化之路来说,有着更多可资借鉴的地方。
就我市而言,寒地黑土,就是我们的资源优势,是独具特色的“黄金品牌”。21世纪只有品牌可以打天下,唯有名牌可以赢天下。目前,这种可喜的品牌效应已在绥化初步显现出来,并在逐步扩大。
市委一届十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要以中国寒地黑土知名品牌为牵动,全方位打造和推广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品牌体系。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积极打造寒地黑土品牌,巩固和提高绿色食品大省地位。这些都说明,我市应围绕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来提升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借助品牌效应,扩大绥化寒地黑土品牌的世界性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促进发展的积极因素向寒地黑土“核心区”汇聚,生成发展强势。
精品名牌是农业的形象,品牌是农产品入市的“准入证”,名牌是农产品打入市场的“绿卡”。寒地黑土的精品名牌可以说是绥化市农业产业化的“立命之本”,她整合了众多的优势产品,特别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开发价值的产品,采用多种方式积极培育品牌;同时引进有实力的大财团、大企业来运作,提高其加工工艺水平和科技含量,形成拳头产品;又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拓展企业技术创新空间,加大了投入力度,健全了企业科研机构,增强了科研能力,强化了技术研究与储备,在产品配方和工艺上实现了技术性突破。
截至2005年年末,全市经国家认证的A级绿色食品面积973.6万亩,绿色食品龙头企业60个,共开发出8大类、32个系列、135种绿色食品,绿色食品产量达454.6万吨,实现绿色食品总产值106.8亿元,绿色食品人均收入27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0%,绿色食品经济总量跃居全省市(地)之首。
目前,我市已形成了绿色玉米开发带、绿色大豆开发带、绿色水稻产业开发带、绿色蔬菜产业开发带、绿色马铃薯产业开发带、绿色乳业开发带、绿色-有机葵花产业开发带和绿色肉业开发带8个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带。2005年,我市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试点市。全市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固定资产已达30亿元以上。其中有红星、龙凤、成福和华润4个国家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绿洲、大众、沃必达、鑫利达等11个省级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另外还有7个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的牵动50万亩以上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共开发出驰名商标1个、著名商标7个。由此,品牌的效应就显现了出来。
在今年全省“两会”上,积极打造寒地黑土品牌被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是鼓励,也是鞭策,更是我市进一步打造寒地黑土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务必要珍惜。
名牌,不仅仅是信誉,也代表着市场,更是滚滚而至的财源。相信我市寒地黑土经济会释放出更大的品牌效应,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