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云国,这位有着20年党龄的普通党员、市人大代表,把一个昔日人均收入不足700元的贫困村,建设成目前人均收入2750元,集体积累400余万元,拥有带动和辐射周边10个乡镇的万头东北民猪扩繁场和年加工1.2万吨玉米的党群粮食加工股份有限公司两个龙头企业的全省小康示范村。
1990年,兰西县兰河乡党委决定让乔云国任红堡村党支部书记。当时红堡村班子涣散,村级经济债台高筑,群众在贫困线上挣扎。乔云国组织起了党员义务工队,把村里党员组织起来,义务为五保户维修房屋、帮困难户种地、阴天下雨维护村屯道路、改扩建村小学。乔云国自己带头干活,干完活回家吃饭,报酬分文不拿。乔云国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研究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办法,收回了两台大型农机具,为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7.2万元。通过实施村规民约,处理偷盗树木的本村和外村村民18人,杜绝了乱砍乱伐现象,保住了村集体的林业资源。15年间林带增值40余万元。经过市场信息采集,乔云国组织在红堡村种植甜菜5800多亩,连续3年为全村农民增收600余万元。之后,乔云国三下山东胶州,为全村签订了4000亩的土豆良繁基地合同,三下哈尔滨与农垦种子公司签订了2000亩玉米种子良繁合同。8年来,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每年都可以为全村增收400多万元。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乔云国心中想的是老百姓如何生活得更好。他根据几年来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积累的经验,把目标定位在发展立村企业上,让农民更加富裕,使村集体积累滚雪球式发展。
2002年,县里开发东北民猪。乔云国把目光盯在了这个产业上,建起了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的现代化猪场,并在全村发展了120个东北民猪扩繁点,户均入栏种母猪18头,户均增收2.6万元。他又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了年烘干1.2万吨玉米的合同。筹集了100万元资金,建起党群粮食加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农民玉米,价格每公斤比市场价格高0.1元,每烘干一公斤玉米纯获利0.1元。一算总账,每年使全村粮食收入增加240万元。
现如今,红堡村富了,老百姓有钱了,大家都说:“乔书记心里装的是我们老百姓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