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着重讲五个问题。
一、要以“五户”建设为基点,全面推进和落实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在年初总体工作部署中,我们明确提出了宣传思想工作、文明村镇创建要突出抓好“五户”建设的工作任务。各地按照这一要求,对建设理论学习中心户、文体活动中心户、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户、精神文明创建中心户、小康建设中心户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无论是从“五户”建设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都不尽理想。可以说,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典型不突出,“五户”的生机活力、影响力、凝聚力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关键是在我们宣传系统本身上上下下没有形成共识,没有形成合力,没有当做重点工作突出出来,因而成效不够显著。因此,有必要对这项工作再做以重点强调,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1、要充分认识“五户”建设的重大意义。一是要充分认识到抓好“五户”建设,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在“五户”建设中我们强调要以理论学习、文体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和小康建设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为重点内容,培养一批中心户,充分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通过这些农户的自我创建和组织身边群众共同创建,使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得到实惠,充分体现了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可以说,“五户”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做好各项工作,就必须大力推进“五户”建设。二是要充分认识到抓好“五户”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抓好“五户”建设,把工作的对象和组织者直接确定为基层农户,要求农民既要率先垂范,争当十星文明户,发挥好示范引带作用;又要积极去做身边农户的工作,争当工作骨干户,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了广大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愿望。在“五户”建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抓好“五户”建设,是贯彻“三贴近”原则,把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有机结合并真正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前,由于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的组织力、影响力、凝聚力都有弱化、淡化的趋势,末梢神经不灵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要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抓好“五户”建设。在群众中培养一支不走的、可亲、可敬、可学、可信的工作队伍,以强化党在基层的宣传思想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和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等工作都是相互包容和相互联系的。抓“五户”建设基本涵盖了上述各项工作内容,并将其有效融为一体,实现了各项工作的整体互动,合力推进。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五户”建设是创新,抓住了“五户”就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根本。抓好“五户”建设,工作就能上水平。各级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要高度重视“五户”建设,举全战线之力抓好“五户”建设。
2、要扎扎实实地推进“五户”建设。一是要抓好调查摸底。大家回去后要立即组织力量,深入到农村乡镇、村屯进行调研,了解本地前段“五户”建设工作情况。并按照“两个功能”、“三个条件”的标准摸清底数。“两个功能”,即“示范引带功能”、“组织协调功能”。“示范引带功能”,要求各农户自己首先做的好,在五个方面的某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突出,是典型示范户,或者说是十星级文明户。“组织协调功能”,要求这个农户不但自己做的好,还能组织、带领左邻右舍、附近农户一起去做,一起开展活动,是工作骨干户。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说具备了中心户的功能。“三个条件”,即,第一,要有能力。就是说具备工作的基本条件。如有文化、屋子宽敞、有组织能力等;第二,要有人缘。即群众基础好,大家拥护;第三,有积极性。愿意做群众工作。按照这个要求能有多少户,布局如何,怎样组织开展活动等都要认真的研究、探讨。二是要确定对象。对大体符合要求的农户进一步筛选,按照“两个功能”、“三个条件”的标准,确定重点对象。三是要搞好培训。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广泛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入户指导等各种有效形式,对“五户”进行培训。交任务、交方法,使各类中心户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对象和工作要求,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3、要不断提高“五户”建设水平。一是要给条件,搞好规范。要有针对性地向“五户”采取赠送书报刊、电视机、VCD机、光盘及其它文体活动用品等方式支持开展工作。尝试对中心户给政策扶持、给待遇、给优惠的一些措施办法,激发“五户”的工作热情。要抓好规范。各地都要对“五户”建立管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并报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备案。“五户”室内除要有书报刊和文体活动用品等必备的活动设施外,还要做到中心户名称、工作职责、工作对象“三上墙”。二是要抓好典型培养。这个典型与过去的有所不同。过去是争创的典型,这次是工作典型。要求高了,难度大了,所以各地要下功夫去培养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不断扩大典型群体规模,实现典型群体的积累式前进、滚动式发展。通过典型引带,年底前,全市力争培养各类中心户达到10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1 %。在典型的培养上还要注意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不要把“五户”片面地割裂开来。一个“中心户”它既可以是“五户”中的单独一类中心户,也可以代表“五户”中的两类或多类中心户,主要是看他的功能。如,一个小康建设中心户,如果善于做群众工作,完全可以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户。如果还符合文体活动中心户的标准,那么又可以同时确立为文体活动中心户。但是,也要注意选树“五户”不能过于牵强,一个中心户同时发挥全部“五户”的功能是不可能的,所以,一类中心户绝不能同时代表五类中心户。三是要指导“五户”实实在在地开展活动。主要是指导“五户”发挥好“组织协调功能”,从实际出发开展好组织活动。如组织的农户可以是左邻右舍,也可以是亲朋好友;可以三至五户,也可以十户八户。活动内容要简单具体,群众喜欢,有积极性。如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学习,就是“农民的语言,国家的政策”,解“疙瘩”,暖人心,形式就是“唠家常”;文体活动就是符合兴趣爱好,简便易行,“吹、打、弹、拉”都行,棋类、球类皆可;小康建设,种、养、加,运、建、服,输出劳务都可以,核心是发挥中心户的优势,把大家组织起来。这样就会使我们的工作形成以“五户”为核心,不断向周围农户辐射的良好工作态势,从而把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有效地贯彻落实到基层。四是要明确责任分工。从市委宣传部的角度考虑,“五户”建设工作由市委宣传部办公室牵头。各类中心户的指导工作分别由各科室负责。其中精神文明创建中心户由市文明办具体负责,理论学习中心户由理论科具体负责,文体活动中心户由文艺科具体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户和小康建设中心户由宣教科具体负责。各地也要参照市委宣传部的做法,搞好职责分工,抓好工作落实。五是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市、县(市)区两级媒体都要设专题,开专栏,对“五户”建设活动进行强势报道、深入报道。主要是报道“五户”典型的先进事迹,报道各基层单位抓“五户”建设的做法。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使“五户”建设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