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粮带”传递生机与希望
http://suihua.dbw.cn   2006-04-17 10:53:58

          ——河南临颍农区工业化发展纪实之一

  编者按

  按照市委的要求,去年12月初,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带领专题采访小组到河南省漯河市临颖县进行异地采访。就农区工业化如何破题发展,专题采访小组深入临颖县城乡,利用一周多时间进行详尽细致的采访,切身感到临颖县由小麦精深加工起步而加速发展现代农业的势头,看到了河南经济发展的希望。

  临颍,中原腹地一块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沃土。

  2005年12月初,当记者乘火车驶进有近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河南,那葱绿的麦田里还留着初夏的气息和踪影;当记者踏进河南中部的临颍县,所见所闻更是平原农区工业化迅疾发展的火热场景:一处处粮食加工群区崛起于阡陌之中,厂房里粮食加工生产线的轰鸣就似农区工业化匆匆脚步声;成百上千的汽车拉来粮食,拉走一车车面粉和食品,从临颍县这条“粮带”上奔向全国市场,运送到各地餐桌。

  临颍,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典范;南街村,临颍县“平原农区工业化”的缩影。

  南街村集团从1978年创建第一家面粉厂起步,目前已发展到年加工小麦50万吨、资产达到17亿元、销售收入10多亿元、拥有员工1.1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位居全国食品制造业百强的第十二位。南街村集团下属20多家粮食加工企业,生产的方便面、锅巴、鲜湿面畅销全国,巧克力棒已打入瑞士、英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南街村集团的彩印厂、包装箱厂给南街村乃至临颍县生产的食品穿上颜色漂亮的“衣裳”,游走于各地的消费市场。

  颍水之滨的临颍县,秦时隶属颍川郡。全县辖9镇6乡,363个行政村,70万人口,总面积821平方公里。目前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365家,上规模的粮食加工企业88家,年加工小麦130万吨。2005年,全县工业生产总值183亿元,比“九五”初翻了一番多;地方财政收入达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

  临颍县农区工业化发展是因麦而起、因麦而活。河南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主产省,小麦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7200亩以上,但“卖难”也叫乡村干部和农民叫苦不迭。最多时库存小麦达2500万吨,占全国小麦年产量的1/4,常常是“卖不掉、装不下”。作为河南省的产粮大县,临颍也戴着“粮帽子”受穷。有了粮食“卖难”,临颍也一度出现甩掉“粮包袱”的呼声,许多乡村也曾大力“压粮扩经”,尝试着建“无粮村、无粮乡”,但结果适得其反。虽然促进了农业的增收,但对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作用不强。临颍县委、县政府也曾组织引导发展过小农机、小造纸、小纺织、小酒厂等企业,收效甚微,纷纷垮掉了。但南街村的面粉加工产业却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了,长成了“面龙”。这给县级决策者们一个启示:不能简单地做粮经面积“加减法”,在切合实际调整农业结构前提下,要用工业的理念深度经营农业。一方面大力优化粮食品质结构,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农产品资源优势上工业项目,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产品的经营。

  一手抓优质小麦基地化生产,一手抓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构建,临颍找到了农区工业化的“金钥匙”。

  临颍县委、县政府还把农区工业化的发展基点定位在村级经济振兴上。在“一村一业、一户一品”基础上进行资源和产业整合,壮大村级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这就是临颍县的“强村战略”。在全县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班子能力强的村,作为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龙头,引导这些村实行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合作一起上,着力建设经济强村,带动带活县域经济。强村战略,找到了做活县域经济的节点和带动源,通过村级这个农户与政府、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点,激活了农村产业化经济最底部层面,进而精深经营,在每个链条上获取经营利润,村强则县兴。

  南街村、北徐庄村、龙堂村……这些村级企业集团成长壮大起来了,成为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区工业化发展的龙头。

  如今,临颍县通过粮食加工完成了工业化起步阶段,4个农产品加工产业格局已初具规模。这就是临颍人常说的“四个百万”。

  以南街村集团为龙头的小麦加工产业,年加工小麦130万吨。

  以北徐集团为龙头的无公害生猪养殖加工产业,年养殖100万头无公害生猪,年屠宰加工30万头。

  以龙云集团为龙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产业,无公害蔬菜基地30万亩,产销量达百万吨。

  以新瑞集团为龙头的玉米淀粉加工产业,年加工玉米百万吨。

  目前,临颍提出用3年时间再造一批新兴工业群体,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上向附加值高的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深加工、肉类精深加工和化工产业“梯度转移”,新增100亿元的工业产值,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跨入全省富县行列。

  临颍县农区产业化提升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深度经营也将农民带到了农业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前沿和新境地。据了解,全县有16万农民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已有4.3万农民成为“乡村都市”的新市民。南街村只有70多人从事土地“料理”,3000多名农民已改变身份成为企业工人。

  临颍县粮食加工产业带动了物流、储藏、包装、销售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像一条“金带”拉动着更多产业“富矿”开发。据介绍,南街村、龙堂村、北徐庄村3个食品加工集群在省内外就设立起1600多个销售网点,吸纳上万名就业者。

  临颍,中部崛起的成功模式,临颍,“平原农区工业化”的样板县。

 
作者: 宋心海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