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农业新闻 正文
市水利学会专家建议多措并举防旱情
http://suihua.dbw.cn   2006-04-10 15:40:25

  东北网绥化4月10日电针对我市今年的春旱形势,市水利学会高级工程师林昕建议,当前的工作是克服麻痹思想,广辟抗旱水源,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提高抗御干旱的能力。

  我市“十年九春旱”,今年春季降水量偏少,这是引起春旱的决定性因素。各地应提前做好抗春旱的各项准备工作。

  进一步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以打井和建蓄水工程为重点,有效地拦蓄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从根本上改善抗旱基础设施,提高抗旱能力。尤其要加强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增加集蓄雨水的能力,拦截坡面水,引蓄江河水,补充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千方百计提高地表水的利用率,增加抗旱水源。

  在加强新水源工程建设的同时,搞好原有水源工程维修、改造和配套,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恢复、提高现有的抗旱能力。重点要搞好原有小水库、小塘坝和蓄水池维修,尽快恢复蓄水能力;加快机电井的检修和设备配套的速度,达到运行状态;搞好渠系工程整修加固,保证春灌工程的输水能力。尤其是冰上工程,要抓紧施工,争取早日完成。农民要用好现有资金,维修、更新抗旱设施,购置抗旱设备和物资,早日做好抗春旱准备。

  加强调控能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水库调度运用,开化后,有引水条件的水库都要抓住时机引水蓄水。江河自流灌区要早开闸、早放水、早泡田,以丰补枯,减轻用水高峰期的用水矛盾。西部旱田区要采取井、池结合的办法,提前抽水、蓄水,备足坐水种用水。

  旱情严重的地方,要调整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或耐旱品种。灌溉用水严重不足的灌区,要严格控制发展新的水田面积,必要的要“水改旱”。还可采取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生物措施、整地保墒和抢墒播种等农业措施、使用抗旱剂和进行人工降雨等现代抗旱技术,最大限度地减轻旱灾损失。

 
作者: 佟敏 金秋 张树林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