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北林循环经济打造新农村
http://suihua.dbw.cn   2006-04-10 11:11:11

  东北网绥化4月10日电如今在北林大地,一个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高潮正在兴起,“一池三改”(建设沼气池、改厕、改圈、改灶)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户的生活质量,同时彻底改变着农村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利用沼气、太阳能发展循环经济,这一综合整治工程谱写出北林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篇章。

  在永发村,宋宝平家的温室大棚内,宋宝平正用喷雾器给柿子秧叶面喷洒沼液,空气中还飘散着淡淡的氨水气味。说起使用沼气的好处时,宋宝平掰着手指一五一十地算起了细账,他家有两栋温室大棚共660多平方米,用粪便秸秆为原料,产生的沼气可以做饭烧水,沼渣、沼液可以当肥料,仅这两项就可以增收800—1000多元,最重要的是不用化肥、农药,蔬菜的绿色无公害有了保障,提高了蔬菜的品质。“现在不少客商不用你去卖就主动到你家里来,货不仅是畅销而且能卖上好价钱,我家一年能挣4万多元。”在永发村有24户菜农都用上了沼气池,节支增收成了农户的热门话题。现在北林区已建成沼气池900多个,为农户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北林区新华乡三发村代青林家,喷着蓝火焰沼气灶上的水壶已冒出了热气,代青林笑着对笔者介绍说:“他家的沼气池是建在猪舍内,用养的50多头猪所产的猪粪来产沼气,一年能省煤气4罐多。他家已形成了猪—沼—种的循环经济的路子。三发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文举介绍说:“三发村是一个养猪专业村,过去猪粪到处都是,影响到环境卫生。现在有了沼气池好多了,养殖户把猪粪集中起来发展沼气,粪变气、气做饭、肥浇地,如今用烧柴的少了,做饭的烟气、灰尘也少了,全村已有20多户建起了沼气池,一户一年能省300多元的煤气钱,全村就可以节省2000多元。”谈起当初建沼气池时,代青林笑着说:“这多亏了能源办的同志,是他们多次来我家做工作,讲发展沼气的好处,我才做的。现在大家都看好了发展沼气这个项目,利用废弃物变废为宝,国家又给投资。”据北林区能源办的负责人介绍,今年北林将继续加大沼气发展的速度,投资70多万元建设两处集约式养殖业大中型沼气项目,又将有近1000个沼气池投入使用。在新华、太平川两个乡镇建设集太阳能猪舍、沼气池、植物园、住宅为一体的“亮点”一条街的生态家园。

 
作者: 张君实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