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4月10日电一年来,全市上下按照省委开展“10项利民行动、办好33件实事”的总体要求,站在践行“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认真对待,精心组织,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现实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再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进展顺利。通过改制盘活企业、招商引资上项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多渠道开发再就业岗位。全市共扶持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32万人,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42万人。绥化市及所属10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截至2005年末,中心共接待求职登记人员15707人,介绍上岗6240人。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采取广泛宣传引导、建设劳务基地、开展技能性培训、强化优质服务等综合措施,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战略成效显著。2005年,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3.6万人,创收30.2亿元,拉动农民增收700元。
捐资助学活动扎实开展。积极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春蕾女童”计划、“捐资助学”计划及中小学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助学活动。“村村大学生计划”有效开展,全市接收安置大学生志愿者693人,占全省总数的34.7%,进度居全省第一,被确定为全省示范点。“千名春蕾女童救助行动”全面开展,2005年有2593名春蕾女童得到救助,捐助资金78万元,使辍学和濒临辍学的女童重返课堂和完成学业。整合、扩大助学金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累计筹集助学资金900余万元,资助贫困生3万多名;争取“两免一补”资金774万元,为农村贫困学生免书本费、杂费和住宿补助费19.5万人次,占农村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2005年,农村教育危房投入资金4582万元,其中省级给予补助的99所都进行了改造。
扶贫解困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作取得良好效果,2005年全市7800个帮扶对子共启动扶贫项目7800个,项目成功率达100%。安置特困职工就业7791人,就业率达99.9%,有9人无劳动能力,纳入民政社会救济。其中7779人已实现脱贫,脱贫率达99.7%,已经超额完成省里脱贫任务。全市共为特困职工购买公益性岗位1230个,有效解决了下岗职工“4050”人员就业难的问题。坚持重大节日送温暖与经常性的走访慰问相结合,两节期间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积极行动,共有13450名党政干部参与走访活动,走访特困职工23万人,送慰问金300万元、慰问物资350万元。据统计,自第二轮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共为特困职工发放“特困证”4491个;为3862名特困职工子女减免学杂费114万元;为2167名特困职工经商做买卖减免税费170万元;为1232名特困职工就医减免医疗费97.8万元。不断提高低保对象低保水平,实行低保目标管理,2005年全市低保对象有12344人,筹集落实资金9632万元,月人均补差额达到65万元,完成了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硬性任务指标。“助残行动”成绩斐然,确定的4个示范县、29个示范乡镇、260个示范村已全部通过验收达标,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2个。“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和“长江新里程”项目开展顺利,共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665人,占任务数的138%。
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有效化解了“饮水难问题。大力实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共争取三批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467万元,其中国投资金1560万元,解困人口4.2万人。前两批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解困1.8万人。大力实施红兴水库防渗工程,目前该项目供水工程的输水管线和部分配水管网工程已竣工,净水厂、取水塔、取水泵站正在建设之中,现已完成投资30888万元。大力实施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近两年共完成了哈伊路开发区等近30多处主线及40余处居民水线的改造任务,共完成管线改造近40公里,解决了14000多户居民吃水难问题。有效化解了“行路难”问题。2005年市本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建了4条道路,总长2306延长米,面积34596平方米;改造了5条巷路,总长2079米,面积8172平方米。另外,9县(市)共完成道路等基础设施投资3.1亿元。有效化解了“就医难”问题。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面,兰西县被定为2005年试点县,现参合人数17万人,参合率达68.3%,受益率超过45%。市本级共向兰西、青冈、明水的贫困医院派遣了70名医务人员,定期深入农村开展诊疗活动。组织各医疗单位开展了3次“送医药下乡”活动,共出动医护人员4000多人次,为38000多人提供了诊疗和健康咨询。有效化解了“供热难”问题。特别是针对四十一厂风筒小区等10个小区供热困难的严峻形势,采取市级领导包抓、部门包扶的办法,深入小区现场办公、督办落实,保证了困难小区正常供暖。
社会政治风气明显好转。深入治理了教育乱收费,实行“一费制”公示制,积极抵制不合理收费。深入治理了医疗购销不正之风,市县两级共对147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查处开单提成、收受药品回扣问题12起,对8名责任人给予党政纪处分。深入治理了公路“三乱”,共取消涉路收费项目9个,涉及金额110万元;先后查处公路“三乱”问题18个,立案3起,党政纪处分7人,公开处理典型案件4起。深入治理了企业“三乱”,制止涉企“三乱”问题15个,协调处理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38个。切实加强110报警台工作,完善了指调工作机制,一年来共接警39590起,处置报警38625起,处置公民求助2928起,解决公民纠纷7458起,处置违法犯罪案件16939起,群众比较满意。坚持依法治访,完善信访接待等制度,共处理50人以上大规模集体上访53批次、3180人次;领导和群众关注的重大案件18件;信访事项受理率达100%,结案率达98%。市县两级“行风热线”累计播出126期,共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1250件,已办结1174件,办结率达到94.9%。其中市本级直播38期,受理群众咨询和投诉560件,解决各类问题530个,办结率达到9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