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农机作业合作社犁活新农村建设耕层
http://suihua.dbw.cn   2006-04-07 11:38:26

  东北网绥化4月7日电去年,海伦市23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全年完成作业量15万标亩,田间作业和非田间作业创产值180万元,除去折旧费和股份分红,纯盈利18万元。这是我市农机作业合作社建设的精彩收益。到去年底,我市农机作业合作社达166个,全市162个乡镇平均有一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强势“犁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耕层”。

  从2003年到2005年初,我市8个县(市)区组建了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农机作业合作社40个,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促进了粮食高产稳产,为“三农”问题根本解决增添了动力。2004年,海伦市东林乡东方红依托农机作业合作社进行深松整地、精密播种和联合收获,虽有虫害和干旱,大豆平均亩产195公斤,比邻村高出21.87%。

  去年5月份,省委决定扶持绥化组建12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以财政整贷整还形式投入5000万元,以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扶持600万元,吸引乡村、农机大户、农民投资和民间资金入股经营。从2005年七八月份开始运作,截至目前,全市农机作业合作社共投入16150万元,其中国投789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300万元,乡村集体投入1080万元,农民自筹3050万元,农机大户投入2950万元,原有资产折股520万元,民间资金360万元。农机作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26台、联合收获机械136台、配套农机具1511台件。全部按市场化组建、公司化运营,农机作业合作社按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机制建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选配了理事长、总经理、机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进行了5期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按统一管理、单车核算等原则整章建制,规范运行。到今年底,农机作业合作社可实现作业收入四五千万元,纯利润可达500多万元。

  农机作业合作社的建立促进了农业效益提升,带动了农业经营机制变革。全市有18个农机作业合作社去年连片作业面积达80%,去年全市共完成机械收获598万亩,秋整地1296.5万亩,农机作业合作社完成数量占30.9%。通过合作社作业的玉米、大豆亩增产15%-18%,亩增收60元至80元。全市基本实现“三三轮作制”连片整地面积620万亩,连片作业300亩以上的地块达560多块,千亩方、万亩田纷纷涌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再创新价值。农机作业合作社组建早、效益好的村,劳动力转移人均创收5000元。安达市升平镇丰桥农机作业合作社将村里5000亩耕地集中播种收获,收入20多万元;该村200户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又创收100多万元。兰西县远大乡胜利村去年连片耕种8000多亩,今年可达到1.6万亩,占全村耕地的60%,形成亚麻、万寿菊、玉米、葵花四大耕作区。该村党支部书记、农机作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政有介绍,计划在三至五年内通过耕地连片作业,将9个自然屯整合成一两个自然屯,居住楼房化,今年将建一处集资楼。

 
作者: 张贵文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