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三色经济”撑起安业村建设框架
http://suihua.dbw.cn   2006-03-16 14:40:46

  东北网绥化3月16日电如今,在肇东市涝洲镇安业村,“红绿白”这三种颜色的农产品出尽了风头。安业村依托“三色经济”主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红提产业、绿色渔业、优质米业。几年来,全村集体积累达440万元,年人均收入4200元,住房砖瓦化率达90%以上,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安装率达100%,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标杆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迈近了一步。

  “红色经济”富农家。这个村把发展美国红提葡萄栽植作为支柱产业抓住不放。他们把村里口挪肚攒的集体积累200万元,无偿提供给村民发展棚室葡萄产业,成立了美国红提葡萄生产协会,吸纳会员200多户,现已建设葡萄大棚250多栋,栽植面积300多亩。今年,这个村又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电脑控制全自动保鲜窖,今年计划储存美国红提葡萄3.5万公斤,既解决憋果问题,又可在春节前后的黄金时间上市,每公斤可多卖2元—4元。目前,这个村已与哈尔滨万宝东金园艺公司达成了协议,准备将美国红提葡萄出口俄罗斯,走出口销售的路子。

  “绿色经济”壮农家。这个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克服困难,坚持“绿”字领衔,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他们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的有关规定,建池塘,从辽宁省盘锦市购买绿萍,发展“绿色”鱼养殖,引进名特优鱼新品种,全村鳌花、红鲫鱼、鲶怀杂交等精品鱼放养面积达1990亩,仅此一项,全村增加收入110万元。

  “白色经济”稳农家。安业村借助地处沿江、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和加工业,村党支部书记辛维清跑哈尔滨、去辽宁、赴山东,先后引进93-8、松粳3号等优质稻种,采用大棚钵体育秧、单本育秧等新技术,生产无公害绿色水稻,使亩产由原来的485公斤增加到625公斤,亩增效益130元。现在,这个村还准备筹资建米厂,申请商标,打出自己的品牌,向精制米加工方向发展。

 
作者: 张立君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