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21日电20日上午召开的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动员全民创业,构建城乡联动,大小并进,外向经济与本土经济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市领导胡世英、李广福、于莎燕、赵金铭、谭云民、王洪烈、宋德新、金昌俊、邱奎忠、王兴有出席会议。
市委副书记、市长于莎燕在会上讲话;市委、市政府表彰了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各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递交了2006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标责任状;安达市、兰西县、肇东市宋站镇、海伦市伦河镇、北林区锦城服装制衣厂厂长黄世坤、兰西县绿地麻业集团董事长孙维敏作了典型经验介绍。
200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市GDP42.2%;完成税收4.8亿元,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26.9%;新增就业岗位3.3万人,占全市重新就业人员的38.4%。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好的北林、安达、青冈、肇东等县(市)区已占经济总量的50%以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经济。
会议提出,2006年是全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心须有一个大的突破。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向城市经营领域延伸。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联动效应强的房地产业、商贸业、现代物流业;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加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环保等公用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鼓励其进入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体育、新闻、金融、福利等社会事业领域。要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向农村经济领域延伸。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办企业;积极探索培育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以各类专业性经销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户型”经济和特色经济,发展更多的小商品专业村,努力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真正形成千家万户、千军万马兴业创业局面。要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向外向型经济领域延伸,抓住我省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有利机遇,巩固现有的外贸阵地,寻求新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会议提出,要加速推进非公有制园区经济发展;整体推动乡镇企业再度升温;通过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用人机制创新,有效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层次。
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主管非公有制经济的副县(市)区长及主管部门负责人;市民主党派负责人;市区离退休老干部、市直和中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全市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