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稼禾”创造北方寒地水稻温室育种新模式
http://suihua.dbw.cn   2006-02-07 11:00:34

    东北网绥化2月7日电绥化市稼禾农作物种子有限公司、稼禾特种水稻研究所经过多年潜心研究,把水稻由大田育种改为大田和温室相结合育种,创造了北方寒地水稻育种一年一代为一年四代的新纪录,大大地缩短了水稻良种繁育的时间。目前“稼禾”培育的良种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亩增产近50公斤。

    稼禾农作物种子有限公司是1988年组建的一家民营企业,董事长孙德林是我市最早进行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研究的带头人之一,也因此在“七五”期间获得全国优秀星火企业家称号。稼禾特种水稻研究所所长刘节奎从事水稻育种30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他们二人于2003年开始探索水稻温室育种。经过大量试验,终获成功,由原来大田的一代加出三代,创造了北方寒地水稻育种的奇迹。

    1月11日,记者在北林区双河镇“稼禾”育种温室里看到,正在繁育的稻种生机勃勃,有的稻穗已经泛黄,低垂着头,与窗外皑皑白雪相映,形成北国的一道“奇景”。

    据介绍,几年来,他们成功育成了香型粳稻优良品系近万份,其中高世代材料近千份,有8个品系已纳入省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在2004年后,每年都有5个以上品系纳入省域试验。到目前,已经杂交成功香型稻组合253个。

    他们采取加代培育出的香型稻系列新品种增强了水稻抗御稻温病、倒伏和障碍型冷害的能力,单产高、米质级别高,打破了香型稻原有的格局,在生育期上从95天到145天,在粒型上从长宽比1:1的珍珠米稻到长宽比5:2的长粒水稻,品种达到了多样化,并使栽培区域从第一积温带“扩张”到第五积温带。

    他们还利用野生白芒和云南红稻杂交,成功地培育出水稻新品系——“红玉”。米粒红色,光亮透明,市场前景广阔。

    时值严冬,在“稼禾”公司营业室里,购买稻种的客户络绎不绝。建三江创业农场21队稻农肖穆楷说,他使用“稼禾”种子两年了,亩增收近50公斤。他种300亩地,年增收2万多元。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华民乡王立刚,也长途跋涉来购“稼禾”稻种,他说图的就是高产高效。

    据介绍,“稼禾”稻种已销往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北方省份30多个县(市)区和农场,受到稻农们的青睐。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