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2月6日电肇东市积极构筑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以城市低保家庭、农村特困户等为救助对象,以取暖、就医、就业、教育等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的困难群众保障体系,让这些人时刻感受党的温暖。
自1999年实施城市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肇东市3次提高低保标准,达到了现在的104元,并对全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和70岁以上的特困人员每月增发补助金,给予重点保障,每年这个市拿出低保资金达1000多万元。今年,这个市将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以解决农村特困家庭的生活问题。
为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肇东市在全市5家医疗单位建立了5个扶贫门诊和10个扶贫病房,在扶贫门诊和扶贫病房就医,医疗收费降低10%以上。去年,肇东市共发放扶贫医疗卡2万多张,有6000多人到扶贫门诊看病,优惠医药费40多万元。城区特困户陈学范在领到医疗卡的10多天后患了急性阑尾炎,到扶贫门诊就医只花费了500多元钱,省下了近200元。这个市还通过建立医疗集团,构建“城乡就医绿色通道”,实施“患者通治、人才通用、技术通行”,使农村贫困患者得到了及时救助。
这个市还把“就业计划”列为全年工作重点,去年投入10万元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使社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得到完善,确保每个街道、社区做到“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实现了全市信息联网,资源共享,及时传递和沟通社区就业求职需求信息。这个市向特困群体开展就业援助活动,通过送政策、送项目、送岗位、送服务,去年全市共有7000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就业援助实现再就业。
2004年8月,这个市成立了助学基金会,共筹措助学基金192万元,通过对低保家庭子女的学杂费补助、书费补助、高考补助等,共发放救助金135万元。去年,这个市共为200名高考特困生提供了22万元的救助基金。这个市还实施市级领导干部和中小学副校级以上领导包扶制度,使180名贫困学生升入大学,97名学生就读高中,425名中小学生得到帮扶。这个市还建立了贫困学生电子档案,实施动态管理,每年为1700多贫困学生减免学杂费、书本费和食宿费4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