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经济新闻 正文
海伦依托“四型基地”输出农民工
http://suihua.dbw.cn   2006-02-06 11:00:52

    东北网绥化2月6日电1月20日,海伦市丰山乡丰太村农民孙殿军带着1万多元现金,从牡丹江返乡过年。他是海伦市在去年实施的依托传统型基地、技能型基地、团队型基地、跨国型基地等“四型基地”措施,输出农民工直接受益者之一。

    去年,这个市根据农村富余劳动力中体力型农民较多的实际情况,积极培育建筑业、物探业、保安业等传统型基地,通过定期回访、开展联谊活动和建立激励机制,不断巩固发展了大庆地球物理勘探公司、牡丹江兴一劳务服务公司、北京西城保安公司等老基地,使传统型基地吸纳能力稳中有升,去年仅大庆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就在该市招收农民工达300多人。

    在巩固传统型基地的同时,为了使农民工尽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这个市不断培训技能型农民,由市劳动力转移办公室有目的的定向培训,先后向厦门东金电子有限公司、大连北丰鞋业公司、天津服装进出口总公司、北京魅力导势美容美发有限公司等省外技能型基地输出技能工800余人,其中在厦门东金电子有限公司就业的49名女工月工资达到1400元。

    为了集中力量抢占市场,还在辽宁组建了团队型基地。利用能人引带巩固输出基地,以张学库为首的东林乡玉泉村组织420人到辽宁西柳经营服装,成为西柳服装市场上的主导力量。目前,已逐步发展到运输、配货等领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张学库为首的玉泉村人,先后购买37台货运车辆,专跑广州至北京、广州至上海两条公路货运路线,提高了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这个市还利用扎音河乡东太村和东风镇的宝星村两个朝鲜族村的族缘、亲缘优势,畅通国际输出渠道,发展跨国型基地。去年,向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输出劳动力2200人,输出人员年人均收入在10万元左右。

    据统计,2005年该市通过“四型基地”转移农民工达10万多人,共挣回4亿多元。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