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科教新闻 正文
绥棱农村党员争做群众致富引路人
http://suihua.dbw.cn   2006-01-23 15:00:30

    东北网绥化1月23日电针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绥棱县精心打造“圆心”、“链带”、“标杆”、“网络”四种服务模式,把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全县已有6740名农村党员参与了活动,为群众办实事2700多件,服务群众1.5万多人次。

    打造“圆心”模式,做服务群众的热心人。对党员人数较多的村,大力推行以服务站为圆心的“一站、二卡、五组”的党员活动模式。在村党支部设立党员服务站,设专门的办公室、服务电话,建立服务制度、值班制度。建立党员教育卡和党员活动卡,分别记录党员参加学习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成立社会事务应急组、发展经济帮扶组、政策咨询指导组、移风易俗工作组、科学文化宣传组,充分发挥无职业党员的作用。目前,这个县农村无职党员参与活动面达到90%以上。

    打造“链带”模式,做帮扶群众引路人。这个县还把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由一名党员联系多户群众。党员在富裕户、技术能手和贫困户中间牵线搭桥,引导富裕户在物资支持、信息服务、技术指导、优良品种供应等方面向贫困户提供帮助。后头乡二井村特色经济协会会长王树成利用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无偿为会员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在他的引带和扶持下,全村已有61户从事棚室蔬菜生产,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10元。

    打造“标杆”模式,做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大力开展党员“112”活动,打造“标杆”模式,促使每一位党员成为群众的一面旗帜、一根标杆。开展“一牌、一记、二卡”活动,在每一位党员的住宅外设立“党员之家”标牌,党员都备有一本活动札记,设有便民卡和监督卡。靠山乡的农民党员汤永久,靠种植菇娘富了。为了发挥自身的引带作用,他的家成了培训农民的教室。通过他的培训扶持,这个乡的菇娘产业形成了规模,农户年增收达300万元。

    打造“网络”模式,做联系群众的贴心人。把全村划分为若干个工作“网站”,每个“网站”再划分若干个党员责任网点,每个网点联系10—20户农户,由一名党员负责。目前,已为群众提供经济信息4800多条,落实经济项目185个,创办蔬菜生产、禽畜养殖、茶叶加工示范基地45个,发放科技宣传小册8万多份,举办科技、法律、计生讲座300多场。此外,还有3800多名党员挂钩联系5400多户农户,使2600多户农户逐步脱贫致富。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关新闻
黑土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
广播新闻 行风热线
电视新闻
电视晚新闻
数字新闻
参政议事
绥化专题外宣片
理论研讨
黑土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