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21日电兰西县平山镇吉兴村立足本村实际,充分发动群众,积极依靠群众,强化各项措施,群众人人动手参与创建文明村。
年初,吉兴村确定争创省级文明村后,村党支部结合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创建资金不足的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了“走群众路线”上。利用广播及入户座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文明村的重要意义,通过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到一些创建效果好的村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提高了群众代表的感性认识,再让群众代表做一般群众的发动工作,从而转变了群众的思想观念。
以往村里修路、架桥都要向群众要钱,造成群众的不支持、不理解,现在这个村转变工作方法,把“主动要”变为“自愿交”。该村制定了“户投入,村补贴”的政策,即由群众出工投资,集体对农户补贴。按每段路8-10户选一个代表作为路长,并明确每个路长对本段路的硬化,排水沟开挖、砌垒,苗木绿化等事项全权负责,按照统一的标准自行施工,村里统一标准组织验收。今年该村投入近万元,投工2000多个,在街道、巷道两侧栽垂柳、龙须柳、松树等风景树4000多株,各户栽花30多种,达到了美化、绿化、香化。在村屯道路的主要部位,拆除200多处有碍观瞻的影响屯容屯貌的院墙和非法建筑物,迁出粪堆200多个、柴草垛400多个,整修涵洞桥等500多个,装饰广告牌60个。
该村还制定了长效管理机制,让群众成为家园的“管家”。按照“谁门前、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村里与沿路每户群众签定了责任状,实行门前“三包”,年底对保持好的进行表扬,对保持差的限期整改,并在广播上进行批评,真正提高了群众的主动参与性和责任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