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9日电“要致富出劳务,出劳务找占峰。”这是在望奎县后三乡厢白十三村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话中说的就是从这个村走出去的农民党员马占峰。
1998年,经亲友介绍,马占峰来到天津市大站阀门厂,做了一名车床技工。勤奋、好学,加上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半年下来,马占峰就熟练地掌握了车床工艺技术,成为车间里的技术骨干,月工资从几百元提升到了千元。随着工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录用的新工人越来越多。厂里把传授新工人技术的工作交给了他,马占峰感到这是让更多村里人走出黑土地的好机会。他利用节假日返回小村,一次就带走了10多名村里的年轻人,进入阀门厂务工。
时间一长,马占峰成了村里人外出务工的“主心骨”,他在天津的家,成了全村村民外出务工的“中转站”。能在阀门厂留下的,他全心全意传授给车床工艺技术,干不了车床工作或者不愿留下的,就帮着联系其他工作。他常对来天津的家乡人说:“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从黑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但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你们来投奔我,我就要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全力帮助你们!”
7年时间过去了,在马占峰的帮助下,厢白十三村在天津务工的村民达230多人,他们都亲切地把马占峰的家称为“党员服务中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