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2月8日电今天,兰西县举办了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在本届订货会上,签约招商项目14个,签约额3.6亿元;签约亚麻纺织品及其辅料、设备300万套(件),签约额3.6亿元。
此届洽谈订货会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兰西县人民政府,兰西县亚麻行业协会共同举办,全国汽车用品行业协会协办。国内亚麻业内人士、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经销商参加了洽谈订货会。北京、河南、江苏及省内多家企业参加商品展销。
在黑龙江宗正物流中心和黑龙江亚麻市场展区,参展的商品除亚麻绿色用品外,还有亚麻编织机械等商品。在洽谈会上,兰西县还依托寒地黑土优势和滨北兰西经济地缘优势、以及“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中国东北民猪之乡”品牌,重点推介了20个合作项目。
兰西县的亚麻种植加工始于1937年,经过近70年的积累和完善,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2002年以来,他们依托“中国亚麻之乡”这一无形资产,举全县之力,着力推进“中国亚麻城”建设,成功注册了“兰西亚麻原产地”、“绿色亚麻用品”两大专用标志,并随着政策、人文环境的极大改善,吸引了域内外大批有识之士,竞相在兰西投资麻业,短短三年,就形成了强烈的产业集聚效应。全县现已形成了亚麻良种繁育、原料加工、麻棉麻绒加工、纺纱织布、编织针织、亚麻籽精深加工等配套的产业体系。全县在县内每年种麻面积保持在20万亩以上,良种繁育面积保持在5万亩以上,并在周边农场每年开辟种植基地15万亩以上;在亚麻加工上,在产业链最低端的原料加工环节,全县亚麻原料加工企业发展到30多家,年加工原茎能力达6万吨、生产亚麻纤维1.6万吨、麻棉麻绒2万吨。在产业链中低端的纺纱织布环节,不仅从原龙头企业黑兰麻纺公司母体中裂变出三和、朝阳两家企业,而且新增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大小纺纱织布企业10余户,亚麻纺绽规模达到了4万枚,织布能力达到2000万米。在终端产品开发上,以民营资本为主力,开发出亚麻编织针织系列产品,使这个县成为全国亚麻编织品特别是亚麻汽车坐垫的发源地。全县现有大小亚麻编织企业230多家,直接从事亚麻产品加工的产业工人达4万人,亚麻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产值的56%。亚麻产品由过去的亚麻纤维和纱、布三大类扩展到亚麻高、中档汽车坐垫、亚麻工艺品、床上用品、服装、袜子等七大类上百个花色品种,仅直接面对中外消费者的日用消费品就多达近几十种, 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亚麻纱、布、汽车坐垫等还远销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上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开幕式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分别向兰西县授予了“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牌匾。
中国纺织协会副会长陈树津、中国麻纺协会理事长张世平,国家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副会长郭平;市委书记胡世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广福,市政协主席赵金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宋德新,副市长李惠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纺织协会副会长陈树津、省农委副主任李文华代表副省长申立国、副市长李惠分别致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