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专题 正文
兰西县副县长许洪飞在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授牌仪式暨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新闻发布会上的中心发言
http://suihua.dbw.cn   2005-12-07 11:00:09
 
尊敬的各位新闻界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兰西县委、县政府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明天在兰西将举办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授牌仪式暨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此刻,我受此次活动组委会委托,围绕创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暨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向各位朋友通报一些情况。

  一、关于第二届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筹备情况

  为了促进产销衔接和推动兰西亚麻编织业集群式发展,去年,我们举办了首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今年5月份,我们又举办了首届中国(兰西)亚麻节,吸聚国内众多客商云集兰西,收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借鉴成功经验,我们确定每年的12月8日举办一届全国亚麻编织品洽谈订货会。今年这次洽谈订货会,恰逢中国纺织总会把兰西确定为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并授予“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汽车用品行业联合会确定兰西为“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本届洽谈订货会将遵循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主旨,以“亚麻之乡、纺编名城、创业乐土、和谐包容”为亚麻城宣传主题,以“纤维皇后、自然天成、健康环保、物随人性”为产品宣传主题。本次订货会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兰西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作为全国性行业组织,能够参与协调策划此项活动,必将扩大影响、提升本届洽谈订货会层次。本次洽谈订货会规格较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麻纺行业协会,黑龙江省、绥化市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将参加;规模较大,设宗正物流中心、黑龙江亚麻市场两个主展区和企业分展区,共计200多个展位,将有麻界同仁和全国20多个省、市经销商1000多人参会,北京、河南、江苏及省内多家企业也将参展;展品较全,除亚麻绿色用品外,还增加了亚麻编织机械、皮毛制品、汽车用品、大麻制品等;影响较广,邀请了20多家新闻媒体70多位记者朋友。本届洽谈订货会项目签约额和产品购销总额将突破6亿元。

  本次活动除“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授牌仪式和第二届全国亚麻编织品订货会开幕式外,我们还将组织项目推介、洽谈签约、亚麻行业发展座谈以及文艺晚会等项活动内容。

  二、关于兰西县亚麻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兰西亚麻种植加工始于1937年,历经70年的积累,逐步发展壮大。特别是2002年以来,站在建设行业中心的高点,走营销牵动、加工扩张、科技长入、原料支撑,集群式发展、品牌化经营,以信息化促进产业升级的路子,变就企业抓产业为强产业带企业,变产加销的惯式链接为营销牵动,变自然发展为科学规划,市场化运作,形成了原料种植加工、亚麻纤维、纺织编织、亚麻籽精深加工等门类齐全、互相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全县麻类企业发展到300多家,亚麻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56%,拉动社会就业4万多人,亚麻系列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亚麻产业已经成为驱动兰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

  1、原料基地逐步稳固。兰西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土地肥沃,气象气候条件适宜亚麻生长。近几年,我们牢牢抓住原料市场需求紧俏时机,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增加农业开发资金、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和信贷资金投入,实施种麻补贴等优惠政策,破解喷灌、机械化作业等生产瓶颈,有效解决了亚麻种植高风险、低回报的问题;加强利益衔接,建立新型的公司+基地+农户亚麻生产模式,引导原料加工企业反哺农业、让利于民,调动企业和农民种麻积极性,密切工农协作关系,不断扩大原料基地规模。2002年以来,我县每年种麻面积始终保持在15万亩以上,并在周边农场每年开辟种植基地15万亩以上。

   2、加工规模持续扩张。在推进“中国亚麻城”建设实践中,我们突出招商引资、政策拉动、典型示范等措施,激活域内外资本,全县亚麻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呈现了多轮驱动、多点开花、规模推进、裂变式成长的势头。目前,在产业链最低端的原料加工环节,全县亚麻原料加工企业发展到30多家,年加工原茎能力达6万吨,可生产亚麻纤维1.6万吨。在产业链中低端的纺纱织布环节,从原龙头企业黑兰麻纺公司母体中裂变出三和、朝阳两家企业,带动纺纱织布企业发展到14户,纺纱规模突破4万枚,织布能力达到2000万米。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我们不仅在产业链条的中低端实现了增量发展,而且还在终端产品开发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发展亚麻编织业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用市场手段激活民营资本,引导千家万户做麻编,促动亚麻编织业蓬勃发展,使我县成为亚麻凉席、汽车凉垫的发源地。编织业的迅速崛起,不仅使兰西过去闲置资产被盘活,而且临街车库甚至民房也都被充分利用起来,出现了“一时房贵、纺工难求”的现象。目前,全县大小编织企业达到260多家。既有作坊式加工,也有工厂化生产;既保留了传统手工编织,又增加了现代化、自动化机械织造。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竞相投资亚麻编织业,带来的不仅是增量扩张,更重要的是促进了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促使各企业都纷纷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改造工艺、扩大规模,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从而形成了集团化、集群式发展的态势,增强了产业活力。市场竞争中,锻造了兰亚、绿源、绿地、博艺、精美等生产规模较大、管理较为先进、工艺水平较高的产业龙头。

  3、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在亚麻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由过去的单一生产型转化为现在的营销牵动型,全县麻品专营企业发展到20余户;由过去的完全生产形态向专业化生产演进,分工分业越来越细,产业协同性、配套性不断增强,合纱、刺绣、织绳等专业化生产企业占麻企总数的十分之一。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不断延伸增值空间,相继开发出一系列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由过去的亚麻纤维、亚麻纱、亚麻匹布三大类扩展到中高档亚麻汽车坐垫、亚麻工艺品、亚麻床上用品、亚麻服装、亚麻袜子六大类70多个花色品种。

  4、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为了规范和引导亚麻行业快速、健康发展,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我们在放手、让利发展的前提下,引导企业经营者提高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强化市场监管,组织亚麻协会和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职能部门深入各生产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强制推行黑龙江省亚麻编织品地方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杜绝了劣质产品出现。两年来,通过诚信经营,强化质量管理,打造出了一批知名产品和诚信品牌。2004年,“兰西亚麻”原产地、“兰西亚麻绿色用品”两个标识相继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验证;兰亚公司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兰亚”商标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并正在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银仕达公司首家获得了商品条型码;培育了享誉国内的“兰西麻纺工”劳务品牌。

  5、营销体系日益健全。高标准建强有形市场,多触角对接无形市场,开通“中国亚麻城网站”,不断完善营销体系,黑龙江亚麻市场、宗正物流中心的营销拉动作用日益彰显。在此基础上,我们宽领域开辟域外市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设兰西亚麻绿色用品展示展销中心,广泛宣传推介兰西亚麻产品。各市场主体也积极采取品牌代理、区域连锁等模式,拓展营销渠道。目前,兰西亚麻产品在欧美和东南亚等地设有经销机构;国内除西藏外的20多个省会城市、60多个地级城市也都有直属经销商,分销商遍布全国县以上城市。应该说,现在有亚麻产品销售的地方就有兰西麻产品,有麻生意的地方就有兰西人。

  6、相关产业跟进发展。亚麻经济的快速膨胀,带动了电力、运输、餐饮、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今年,全县城乡发展用电量突破1.2亿度,比上年增长20%;餐饮旅游业创收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一倍。

  三、关于“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对兰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是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情况,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系统性的指标评价体系,按照科学程序,公开、透明、综合评价确定的,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亚麻纺纱、织布、编织多个层面,命名的对象是在行业发展中取得卓越成就的行政区域,它的评价体系非常科学完善,指标设置涉及行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辐射力和产业集聚度,行业发展在国内市场的比重等多个侧面,是对一个区域行业发展综合实力、发展前景的全面评价。兰西获得“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殊荣,是继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亚麻之乡”以后,特别是建设“中国亚麻城”以来,亚麻行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奠定了兰西在全国亚麻行业内的地位,标志着兰西亚麻从种植优势向加工强势转型,从小规模、区域性向快成长、全国性新的发展层次跃升,丰富了兰西亚麻内涵,提升了兰西美誉度和外向度。“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品牌价值不可估量,兰西被命名为“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必将产生以兰西为汇聚点的产业要素集聚效应,驱动兰西亚麻产业循着建设国际性行业中心的目标快速成长。

  四、关于做大做强 “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的想法

  获得“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命名,对兰西来说是得到了开发潜力巨大的财富,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无限商机。今后,我们一定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建设亚麻行业中心为目标定位,从打造最具活力的商品集散基地、最具竞争力的亚麻产品生产基地和最具潜力的亚麻原料种植基地上寻求突破,发展信息和技术等高端服务,把亚麻建成最具竞争力的强势产业。

  (一)加快市场开发,营销牵动,建设国际知名、国内最具活力的亚麻商品集散基地。一是开拓国际市场。充分释放“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品牌潜能,在站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错位竞争,占领欧美和东南亚主流市场,开辟北美洲市场,进一步做强国际贸易。二是做强集散功能。以兰西为市场平台,大力发展现货交易、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宽领域集散亚麻商品,汇聚发展要素,逐步实现“买全国、卖全球”的目标,使兰西成为国际市场亚麻商品物流网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集散地。三是加快市场建设。沿202国道兰西过境段,规划、开发滨北兰西亚麻物流经济走廊,引进战略投资者和集聚社会资本相结合,建设中国亚麻专业市场,强化商品集散。

  (二)推进技术创新,加快新产品开发,建强循环型、清洁型亚麻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产学研联合,与黑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共建兰西亚麻生产研发中心;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成国内一流的亚麻行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支撑。实施产业、产品升级战略,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中档、高档亚麻产品生产,占领中、高端市场。紧跟亚麻生产技术发展潮流,不断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信息化、自动化改造,以无接头纱、高支纱、色织纱、混纺纱、编织专用纱为主,五年内,亚麻纺纱做到10万锭的规模。开发亚麻旅游纪念品和高档亚麻凉席等新产品,以亚麻汽车凉垫和亚麻凉席为主,五年内,亚麻编织品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套(件),其中亚麻凉席和亚麻汽车凉垫产销规模占国内市场80%以上,成为全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亚麻编织品生产基地。扩大工业用布、染色布比重,提高亚麻织布后整理工艺水平,开发防皱、超柔软等织布新品。推进亚麻籽、亚麻根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医药、精细化工方面拓展产品开发领域,实现亚麻资源循环、合理、全面利用。

  (三)探索新型利益链接机制,以现代农业为主要模式,建设全国最强的亚麻原料种植基地。一是把基地规模做大。全面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最大限度地降低种麻风险,亚麻优质原茎域内外基地面积逐步达到50万亩,亩产500公斤以上。二是把品质做高。积极引进国外优良亚麻品种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把兰西亚麻种植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亚麻种植技术,亚麻原茎产量、质量和种子品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三是推进机械化种收。逐步实现亚麻原茎生产自动化。

  (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资源重组,放大“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效应。用市场化手段引导专业化生产、集群式发展,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增强行业内部的关联性、配套性、协同性。要选择几家有实力、有市场开拓意识、有较强发展后劲的企业,帮助他们加快资源融合,逐步建立企业集团。以“兰西亚麻”为行业品牌,发展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争取在五年内有2—3户企业成为中国名牌企业,有3—5个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形成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相互促进的品牌发展格局。把“兰西亚麻”在世界市场叫响,不断提高“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的内涵和品位。
 
  谢谢各位!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站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08年度绥化市社科重点科研课题申报
·树文明新风 建和谐家园
·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
·《感恩号》在行动
    图 片 新 闻
多彩声屏如歌岁月
五环广场竣工剪彩仪式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