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李凤山,永不褪色的“李大干”
http://suihua.dbw.cn   2005-11-01 13:02:17
 

    在肇东市,提起黎明镇长富村党支部书记李凤山,人们马上会想起那个带领村民改造中低产田,搞科技示范园区,干工作不叫苦,不怕累,想大事,干实事的“大干”书记。

    他有着深深的农民情结,对农民有着淳朴、浓厚的感情。他说:“我是个农民,深知当农民不易。因此,我任何时候都告诫自己,决不能亏待农民。”多年来,他处处关心群众的疾苦,每年春种都亲自帮助贫困户解决缺少种子、化肥的实际困难,每年春节都到困难户、五保户家一一拜访,为他们送钱、送米、送面,送去党的温暖……他时刻注重发挥代表作用,反映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几年来,在省、市各级人大会议上,他先后就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坑农害农等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向大会建言献策。同时也得到了上级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不同方式均给予了答复。通过密切联系村民、为民办事,充分发挥了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他深刻认识到单一的玉米种植已远远满足不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需求,于是同支部班子一道,提出了“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业围绕养殖业,养殖业突出奶牛业”的发展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全村经济快速发展。几年来,他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不辞辛苦,勤跑上三级,协调引进资金上千万元用于村民打井抗旱、搞科技园区建设、奶牛养殖等。

    今年初,李凤山敏锐地洞察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兴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大趋势,主动协调上级部门,争取到了由省政府批准立项的农机合作社项目。在省投139万元的基础上,全村760家农户集资71万元,兴办了肇东市第一家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拥有大豆收割机、拖拉机、翻斗车等大型农机具12台套,不但能满足全村田间耕作,还能从事运输、建筑、修路等各项劳务。他大搞玉米过腹增值,发展白色经济。村里出资15万元,在小围子屯西侧建起了拥有10间砖瓦房的现代化机械榨奶站。从村集体积累中拿出50万元,组织群众自筹60万元,他亲自带队先后赴山西、北安、呼兰等地为农户购回奶牛280头,建起了占地50亩的奶业开发区。经过自繁自育全村奶牛存栏总量达到500头,靠养奶牛一项,人均收入增加1000元。村集体投资50万元建成了长富村米业有限公司,使长富村种植小米的传统得到发扬。他起早贪黑跑示范田,摸索出了绿色谷子规范化种植模式,在工商局进行了注册,并申请了省级“绿标”。全村种植谷子已经达到2000亩,亩收入都在600元以上,远远超出了种玉米收入。为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让村民早致富、快致富,他多方筹资为村民修路,安装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08年度绥化市社科重点科研课题申报
·树文明新风 建和谐家园
·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
·《感恩号》在行动
    图 片 新 闻
多彩声屏如歌岁月
五环广场竣工剪彩仪式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