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而立之年的刘福军在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脱颖而出,成为肇东市里木店镇长江村党支部书记。从那时起他就带领村民从贩干辣椒起步,经历了由贩到种的历史性转变,发展到现在全村1/3耕地种辣椒,总面积达到2500亩,成为北方最大的辣椒种植基地。去年全村实现总收入1350万元,人均收入3650元,部分农户人均收入达到7000元。“辣椒书记”刘福军因政绩突出被肇东市委破格提拔,上挂里木店镇副镇长。
辣椒是辣的,但长江村发展辣椒产业的带头人刘福军却从中尝出了苦与甜的滋味。听说龙江县华民乡家家户户种辣椒,1999年春节刚过,刘福军和村委会主任去实地考察,几经周折,刘福军终于带着希望的种子踏上了返程的火车。一回到村里,他马上召开村民大会,落实各家的种植面积。一直以来长江村90%以上的土地种的都是玉米,忽然让种了几十年玉米的村民改种辣椒,大伙心里难免犯嘀咕,结果100多人没一个点头同意种辣椒。最后实在没辙了,刘福军就带上两名党员带头种了8亩地。谁知正赶上春旱,加上引进的品种不好,当年没挣钱。有些人灰心了,但刘福军心里不服,这次不行,我还得整,直到整成。吸取了第一年教训,刘福军不再盲目选择考察地点,而是把目光转向离他们最近的辣椒需求大户哈尔滨。通过多方了解,终于知道了辣椒的货源主要来自吉林白城。于是在2000年正月初八,刘福军“南下”考察,回来后他和村里党员一起改进种植方法,并引进新品种“冠顶红”,种了40亩,收获时亩纯收入1500元,是种玉米的10倍,一部分村民消除了疑虑,主动要求种植。考虑到大伙缺乏实际经验,刘福军请来专家讲解技术,手把手地在地里进行指导。2002年,全村拿出1800亩好地种植辣椒,收入400多万元,是玉米产值的20倍。村民看到了开发辣椒产业的巨大潜力,在种辣椒上拦都拦不住了。长江村种植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北地是蒜,南地是椒,穷的富的都发烧。”刘福军,“辣椒书记”的名气越来越大。
刘福军带领村民把小辣椒打造成长江村的朝阳产业。长江人从辣椒的火红中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希望,不仅自己种,还到邻村租地种,总面积达到了4000亩。长江村集体不仅还上了1999年以前陈欠的40万元外债,而且还拥有存款30万元。许多家住进了带浴室、卫生间的新房,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已不是稀罕物,全村276户户均存款4.5万元,超10万元的就有50户。中央电视台七套对长江村的辣椒生产进行了专门介绍,黑龙江电视台《今日话题》也以“火红的希望”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面对成绩,刘福军这个村民眼里的“大能人”,把目标放得更远,就地建工厂,生产系列辣椒产品,注册“长江红”品牌商标,一系列想法正逐渐变成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