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0月28日电为了强化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几年来,绥棱县通过关工委和各中小学联手创办家长学校,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家长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个县突出“家校合作育人”的理念,使家长学校成为了未成年人教育的堡垒。县第五中学有39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余人。这所学校的独生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7%,大部分学生家庭生活比较优越。一些家长由于缺乏教育观念,对孩子疏于教育管理,个别学生养成了任性、孤僻等不良性格。在开办家长学校后,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定好专题,为家长授课。一位初一年级学生的家长是工人,平时吸烟、喝酒、打麻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父亲的影响下,他的孩子经常打架、骂人,学习成绩不佳。家长学校开班后,这位家长开始时不来,后在班主任的劝说下,才来到学校听课。几节课下来,这位家长深受教育,明白了“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以后他没有缺过一节课,不仅自己改掉了毛病,而且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孩子也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如今,这位家长已成为家长学校的“特邀教师”,经常到学校为其他家长“现身说法”。县第一小学在开办家长学校过程中,重点解决家长对孩子存在的过高期望、过分爱护、过多替代、过频干预的“四过问题”。年初以来,通过邀请关工委、县妇联、团县委、公安局的领导,开办了50多课时的辅导讲座,受教育家长和学生监护人达2500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