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绥化新闻网 > 时政新闻 正文
为生命护航——我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回头看”系列报道(卫生局篇)
http://suihua.dbw.cn   2005-10-08 13:01:23
 

    在触摸屏上轻轻一点,查对自己的用药情况;每日的用药清单,须经患者签字认可;单病种手术实行限价,手术费超出医院限额部分,患者可不予交纳……如今,来到绥化市妇幼保健院、绥化市第一医院等医疗单位就医,患者都可以享受到这样的“服务”。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市卫生局将重点放在规范医疗行业作风,抓好服务,改进形象上,他们直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合力改进,并出台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措施。

    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也是导致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存在的根源。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制发了工作方案,落实了任务目标、工作措施和各部门职责,出台了医疗机构诚信服务14条规定,拉开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序幕。

    病人选择医生,单病种最高限价,收费公开制,价格公示制,双处方和一日清单制等制度的施行,让老百姓在看病过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花钱也花个明白。

    药品价格居高不下,主要由于药品在进入患者手中前,中间环节太多。为此,这个局严禁医生开单提成、吃回扣。市妇幼保健院在全市医疗机构中率先取消了药品开单提成,仅7月份一个月,医院药房就减少收入3万元。医院收入减少了,但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真正实现了让利于民。市第一医院为杜绝医生多开药、开好药、赚提成,实行了集中招标采购、零库存的管理方式,并取消了药品采购科,改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专查不合理用药,一旦发现用药有问题就重罚。这个办法实行后,医院内的“药贩子”不见了,杜绝了医生从药中提成。这个医院还对所有的医护人员实行工资保底,即使没有病人,也保证工资,解除了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个别医生收红包,影响着医院的声誉,损毁着“白衣天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治理这一问题上,这个局手不软,发现一例查处一例,上半年有8人因此受到处罚。

    非法行医不但严重地扰乱着医疗市场的秩序,而且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与生命。上半年,这个局依法对医疗市场进行规范指导,共取缔非法行医16人,黑医疗点3个,在个体医疗市场的整顿中,取缔19家,注销40家。8月2日,这个局召开了市本级营利性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工作会议,要求从业人员自觉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医,规范执业。

    会议刚刚结束,个体行医人员苏学义便主动到局医政科报告自己已超龄,要求注销诊所;个体行医人员隽红艳提出对自己正在刊播的医疗广告内容进行审核,重新履行审批和登记手续。

    医生护士的一张笑脸,一声安慰,一句祝福,对于患者来说也许会产生药物所不能及的疗效。开展以廉洁行医、诚信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十佳院长”评比活动和医德医风示范医院创建活动,以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为目标的“三好党员”的争创活动,以活动促整改。通过宣传教育和典型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了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行业风尚,增强了“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感,大家都将爱与奉献作为自己的追求。

    一位在市中医院治疗的患者,因病而多疑、急躁,经常无缘由地冲护士发脾气,但无论她说什么难听的话,做什么不礼貌的举动,护士都一如既往地细心照料,无一句怨言。为弘扬这种精神,医院特为护士颁发了委屈奖。

    全市各医疗单位的党员们,不但立足本职工作,还成立了党员义务巡回医疗小分队,走进乡亲中间,走到百姓家里,开展医疗扶贫、义诊咨询,把无私的爱洒向乡村和社区。

 
作者:    来源: 东北网--绥化日报     编辑: 张庆勇
 相 关 新 闻:
    专 题 推 荐
·宣传文化事业发展成就图片展
·从绥化走出的将军
·第十九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
·第四届中国(兰西)亚麻文化旅游节
·08年度绥化市社科重点科研课题申报
·树文明新风 建和谐家园
·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
·《感恩号》在行动
    图 片 新 闻
多彩声屏如歌岁月
五环广场竣工剪彩仪式
   绥 化 论 坛
更多>>
 
   绥化外宣品展示
新绥化欢迎您
     绥化似镶嵌在松嫩平原上的璀璨明珠。
绥化自然情况
     绥化于1862年开发设镇。
工业前途似锦
     绥化市工业经济前途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