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彬 柳林
兰西县11个老区村大都处于偏僻山区,经济基础薄弱。对此,县老区促进会会长王亚义持续加大宣传老区力度,从而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全社会的关注,助推老区的发展创新。
王亚义深有感触地说:“宣传老区,这是我的使命担当,也是职责所系。我任县老区会长15年了,其实就是干了一件事,为老区发展持续不断地宣传,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关注,老区建设才能创新发展。强化老区建设,只靠老促会自己唱独角戏,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此,王亚义始终把宣传老区当作首要任务,并以此为着力点和切入点开展工作,这一做法得到省和国家老区组织的认可,先后在国家新闻媒体以《干什么就吆喝什么》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老区建设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连续12年荣获“全国老区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王亚义也获得全国“宣传工作特等奖”“全省优秀军休干部”等称号。
王亚义为老区宣传造势从不做虚功,为挖掘老区村红色基因,他坚持一竿子插到底,上门入户走访调查,坐在炕头,同老区群众促膝谈心,获得第一手资料。他常年活跃在老区村,在基层搞调研几乎占了他工作日的一半,基层的调研材料记满了8本采访本,为此,他撰写了30万字的“兰西红色故事锦集”,书名为《彩虹在血花中闪烁》。为把党管老区责任落实到位,县委重新补充7个村定为革命老区村,落实14名县级领导对口定位包扶老区村,县政府在乡村振兴局专设老区办公室,县财政局设立100万元资金作为老区建设基金,且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挪用。他亲自动笔撰写了6本宣传老区的书籍,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
宣传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群众耳闻目睹老区的光辉历程和创新前程。为此王亚义在全县倡议成立了老区创新研讨会、老区新闻报道组、老区回声专题节目以及老区新貌街头画廊等。同时他还倡导在老区村创办革命老区纪念馆、红色文化科研基地、红色基因示范校。这些鲜活的宣传载体,大大激发了基层和部门支持老区建设的热情,基层创新的许多经验得到国家老促会的高度重视。如何搞活基层红色教育,老区村在全国老区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他作了典型经验介绍;村创办红色基因示范校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县妇联动员全县妇女开展的“老区巩固脱贫成果,巾帼再建新功”活动,得到全国妇联的首肯,把县妇联树立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去年全县各部门支持老区项目建设达到2095万元,今年又新落实1050万元资金,全县上下关注老区建设的热潮方兴未艾。
为加大老区创新发展的力度,王亚义亲自到老区村建立联系点,深入基层扶植典型,并走村入户,敏锐发现群众的创新经验,加以整合推广。从而使老区村在前行路上迈出铿锵步伐,在复兴征程上连奏凯歌,不断展现时代新图景。兰西镇永久村黄崖子屯地处哈拉山南坡,由于受呼兰河水的猛烈冲击,山坡黄土暴露,形成特殊地貌,该屯成为国家风景区,被评为全省100个最值得去看的地方。村里虽满是自然生态景观,却忽视了文旅融合。王亚义住在屯里帮助出谋划策,先后建起景观大道、水上乐园、民俗展馆、乔家大院,并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现代传媒平台,加大宣传力度,让这个屯成为旅游胜地。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成为老区村面临的课题,也是王亚义关注的重点,他先后总结了基层创造的“抱团奔富”“邻居托管”“立户特产”“改造生态”等一系列新鲜经验,有力地化解了发展难题,使得每个老区村没有一个返贫户。